6月21日至23日,朝鲜劳动党八届十二中扩大全会在平壤党中央本部举行。中共中央每次全会的主题通常只有一个,惯例全会后发布公报,概括介绍总书记讲话、全会通过《决定》的主要内容和新意。金正恩领导的朝鲜劳动党风格不同,通常中央全会公报只发布人事变动,反而习惯在全会闭幕第二天通过官媒详尽报道,相当于中共中央全会的公报。不过,八届十二中全会惯例不再,又有新花样了。
官媒报道:罕见低调和格外含蓄
十二中全会依然是扩大全会,出席对象除了标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还扩大到党中央各科室干部,各省、中央一级机关和道级领导机关负责干部,各市、郡党委责任书记和人民委员长,重要工矿企业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人民军相关指挥员。
朝鲜官媒罕见地惜墨如金,无论是报道次数、篇幅、内容、配图,都是金正恩主政以来中央全会报道最简洁的一次,犹抱琵琶半遮面。用数据量化比较,更为直观。
十中全会会期四天,其中一天召开各部门小组研究及协议会。通稿四篇,其中前三篇扼要报道,闭幕后的第四篇详细报道,中文版全文6935字,配图51张。详细报道按惯例,开篇先来三段歌颂党中央、社会主义、金正恩的高调和老调,五个议程逐一介绍,用具体工作肯定多个部门的上半年业绩。
十一中全会会期五天,其中两天召开各部门小组研究及协议会。通稿只有闭幕后的详细报道一篇,中文版全文长达10293字,配图59张。开篇先来五段歌颂党中央、社会主义、金正恩的高调和老调,七个议程逐一介绍,用详细数据、具体工作肯定多个部门的全年业绩。
十二中全会会期三天,其中竟然两天召开各部门小组研究及协议会(暗示下半年工作计划有重大调整)。通稿只有闭幕后的详细报道一篇,中文版全文仅有1305字(比上次全会减少87.3%),配图21张(未达前两次全会的一半)。通稿罕见地开门见山,符合新闻规律,导语段就点明时间、主体、事件等要素,既没有绕弯先歌颂党中央、社会主义、金正恩的高调和老调,也没有介绍议程,更没有用详细数据、具体工作肯定多个部门的上半年业绩。
十二中全会报道的规格和力度不如以往全会,甚至不如闭幕后金正恩首个公开出席的活动,即6月24日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区竣工典礼。朝中社中文版报道全文2810字,开篇先来4段歌颂劳动党、社会主义、金正恩的高调和老调,配图59张,第一夫人李雪主间隔一年半,背奢侈品牌古驰包再次在公开场合露面,女儿戴奢侈品牌卡地亚手镯亮相。
十二中全会通稿最后一段称,金正恩在全会上所做的纲领性讲话和会议通过的决议将作为党内文档出版,下发各级党组织。以往都这样操作,此次刻意强调一遍,刻意表明党内和党外有别,党内传达完整版,新闻报道简化版,今后是否成为新惯例有待观察。
逆向解析:全会或有五个议程
依据朝中社6月24日通稿第6至13段,结合八届八中、九中、十中、十一中全会议程设置,逆向解析十二中全会或有五个议程。分别为:
一、关于2025年度党和国家主要政策执行情况中期总结及对策。金正恩作纲领性讲话,政治局常委、内阁总理朴泰成,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赵甬元,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金德训,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李熙用分别作大会发言。其中上半年工作,朝中社通稿不再引用金正恩讲话中的大量数据和成绩、问题,而是含糊一句带过,称党中央委员会对上半年的结果和事业前进的气势“给予了积极评价”。可能原因是上半年经济数据乏善可陈、羞于见人,甚至影响八大制定的五年计划完成,有损无所不能的“民族慈父”、“卓绝伟人”金正恩的光辉形象。
关键是下半年工作,金正恩又有解套的新思路、新动作,号召“把2025年光大成为切实完成党的八大所提宏伟革命纲领的转变之年、开辟朝向新发展阶段上升局面的惊人转变之年”。朝鲜是“家天下”,劳动党是“一人党”,这意味着全会必然紧跟金正恩,弥补上半年的掉链子,“重新确定下半年工作的中心和斗争方向,讨论和决定在深化扩充经济建设短期、中长期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批了一系列党和国家政策任务的战略性调整和及时的施行方案。这是金正恩被迫转向发展经济,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号。
二、关于召开劳动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全会一致表决通过关于召开劳动党九大的决议。劳动党八大于2021年1月5日至12日举行,笔者预测九大也将于明年1月上旬开幕、中旬闭幕,新年新气象,且每届政绩尤其是数据对比更直观和便捷。今年12月下旬按惯例先召开八届十三中全会,也是九大的预备会,总结全年工作尤其下半年向九大献礼的升级任务,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一周后开九大。
三、关于国民经济主要工业部门现代化。全会讨论和决定了加快振兴国民经济主要工业部门、实现其现代化的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国家经济的自立性和发展潜力,持续稳定地保证全面复兴增长。这是金正恩被迫转向发展经济,发出的第二个强烈信号。
四、关于党内机构工作。全会讨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活动性,进一步实现党内机构工作精简化、精锐化等问题,通过了相关决议。朝鲜体制的弊端之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干政,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责任不清。以党中央为例,有20多个常设部门,其中农业部、经济部、轻工业部、军需工业部、科学教育部、军政指导部等机构职能与政府、军队交叉,效率低下,早应整合。
五、组织问题。全会未通过公报发布高层人事变动,既可能是对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未作任何调整,也可能是只有罢免(按惯例不公布具体人名和职务),没有新任命。如果是后者,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李日焕1月2日后未在公开场合露脸,也缺席十二中全会,是否被罢免?朝中社对全会详细报道的数十张配图,为了掩盖真实人事变动,有时会故意打乱顺序。
对比6月24日朝中社图文报道和朝鲜中央电视台视频报道(全长8分7秒),朝中社报道21张配图的最后一张,与朝鲜央视报道2分35秒(侧面)、2分46秒(正面)金正恩桌上的毛巾、书本、中性笔、文件夹、热水茶杯、柠檬茶杯等相互位置,判断是同一场景,那么朝中社第21张举手表决的配图,应是21日上午全会开幕时表决议程;朝中社第20张举手表决的配图,与朝鲜央视报道6分34秒至35秒的场景一致,应是23日下午讨论其他议程(例如第四个)通过决议。所以朝中社21张配图的最后两张,是在组织问题的议程之前,不能证明政治局成员无变动;但朝鲜央视有闭幕时起立奏国际歌镜头,主席台的政治局常委4人、委员14人无变动,是在组织问题议程之后,表明政治局委员要么无增减,如有罢免就是缺席的李日焕。
全会主席台政治局成员的席位还隐含其他信息。例如,中央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大将未因5月21日第二艘5000吨“崔贤”级驱逐舰下水严重事故的影响被撤职,反而坐在第二排政治局委员的正中间,政治行情看涨;前总理金才龙地位下降,权力萎缩,十一中全会罢免中央书记、由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长降职为副委员长,十二中全会主席台座位边缘化,从曾经的第二排正中间转到最角落,甚至不如78岁高龄、半退休的前中央经济部长吴秀容。
全会惯例召开各部门小组研究及协议会,分析朝鲜央视报道视频的5分30秒至6分10秒,至少分了六个小组,召集人分别为:政治局常委朴泰成、赵甬元、崔龙海,政治局委员金正官、崔东明、李熙用。目的是“彻底完成今年既定目标”,暗示上半年计划实现不理想、下半年新增指标较高,完成全年任务、八大提出的五年计划均有难度。六个小组共40秒报道时长,给总理朴泰成、中央经济部长金德训这个小组的镜头最多,时长12秒,可见全会关注热点就是经济。
艰难转型: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金正恩执政近14年,30岁不到仓促接班,为了巩固政权和抵御美国巨压,主要精力和资源实现军事大跃进,重点是强行非法拥核。十二中全会的外交基调依然是亲俄、反美、疏中。
2024年6月19日,普京与金正恩在平壤举行元首峰会,签署《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此后俄朝关系迅速升温,金正恩试图以此牵制美、中。2025年3月21日、6月4日、6月17日,受普京委托,俄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短短三个月内三次访朝,金正恩决定增兵援俄打乌克兰战争。6月13日,金正恩视察重要军工企业,了解上半年炮弹生产、产能扩建及现代化改建情况,要求进一步扩大和充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的无人化水平;除了多位军队、军工高官陪同,外务相崔善姬也陪同视察,暗示这些炮弹相当一部分是出口俄。
2025年6月19日,朝鲜外务省和俄驻朝大使馆高规格联合举办朝俄平壤峰会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签订一周年招待会,政治局常委赵甬元和政治局委员李熙用、崔善姬、努光铁(国防相)出席,崔善姬致辞说,签订条约使“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坚定走上牢不可破而坚实稳固的同盟关系、战友关系的轨道”。6月24日,俄驻朝大使和大使馆成员作为金正恩的特邀嘉宾,出席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区竣工典礼。6月29日,金正恩会见俄文化部长柳比莫娃,一起观看俄风景图片和文艺演出,演出大屏幕展示大量朝军在俄作战的图片、视频。
朝鲜台面下渴望与美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台面上仍然高调反美。6月9日,国际问题评论家金明哲发表反美文章《入境美国问题并不是我们的关心事项》,指责美国现政府把朝鲜重新指定为“反恐行动不合作国家”,副总统(未点名万斯)诽谤朝鲜政治制度,但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避免点名批评和攻击特朗普。朝鲜外务省19日强烈谴责以色列13日凌晨对伊朗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粗暴蹂躏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是“侵略行为”、“反人类罪行”;23日强烈谴责美国21日对伊朗的军事攻击,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法规,调门比谴责以色列更低些。
金正恩已在全会上重新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相比以往更关注经济和民生,这对劳动党和朝鲜人民而言是福音。决策有惯性,发展也有惯性,除非碰到足够困难和压力,很少有人主动改革、积极求变。
6月24日,全会闭幕第二天,金正恩就出席元山葛麻海岸旅游区竣工典礼,肯定旅游产业作为促进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推动当地振兴、助推国家全盘经济增长的动力,提出基于葛麻半岛开发项目的成果和经验,将在劳动党九大上确定最短时间内,在多个地区建设大有前景的各种类型大规模旅游文化地区的重大计划。这是金正恩被迫转向发展经济,发出的第三个强烈信号。但愿不要和搞地方轻工业大跃进一样,再搞一个旅游业大跃进,项目贪多求快,远超国力。
金正恩重点关注政治、军事,内阁总理具体操盘经济。据朝中社6月2日、10日、18日报道,6月1日至十二中全会开幕前,政治局常委、内阁总理朴泰成三次视察地方。其中考察三池渊市时,听取机场改建和北胞胎山地区旅游区、白桦树酒店、小白水酒店等旅游项目进展情况,要求按计划推进旅游公路和铁路工程。由此预测,朝鲜未来五年将大力发展旅游业,必然重开国门吸引国际游客。
配合十二中全会,《劳动新闻》刊载四篇署名文章和一篇社论。署名文章密集歌颂劳动党,老调重弹,没有新闻价值,分别是:6月19日《党中央的唯一领导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尊严,也是不可抗拒力量》;22日《人民群众第一主义是我们党的基本斗争原则》;23日《朝鲜劳动党是引领我国人民走向新生活新文明的伟大向导者》;26日《朝鲜劳动党的领导力是带来划时代变革和蓬勃飞跃的奇迹之力量》。
6月27日发表社论《为胜利完成五年计划,要更加果敢地、更加切实地、更加紧张地进行奋斗》,强调全会提出为胜利完成五年计划、进一步加强国家经济的自立性和发展潜力的(新)指针。再次暗示没有这次全会新指针,完成今年任务、八大提出的五年计划均有难度。社论标题的“三更”直接出处来自朝中社24日通稿结尾部分“要更加果敢地、更加切实地、更加紧张地进行奋斗”,最终出处或来自金正恩在全会上的讲话。
顺便再提一下金正恩的健康问题。据朝中社报道21张配图第11张,金正恩在全会上再次讲话,转身询问金德训(时间应为6月23日下午)时,下意识地右手搁在桌上,支撑身体,且重心偏右。据朝鲜央视报道视频,全会闭幕惯例演奏《国际歌》,7分26秒至39秒共14秒片断,金正恩通过摇晃(7分38秒),维持身体平衡,明显是过于肥胖,腰部和下肢力量欠缺,不能稳定支撑上半身体重。金正恩体力不支、不能久站,此前有先例,2021年1月12日八大闭幕式演奏《国际歌》时,据朝鲜央视报道1分51秒演奏视频,金正恩分别在第15至17秒、42至44秒、1分18秒至20秒、1分45秒至47秒四次摇晃。
(注:作者为独立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