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艺术市场

市场的悲欢并不相通:巴黎巴塞尔的氛围体验

宋佩芬:巴塞尔巴黎现场的人头攒动,无法掩盖当前艺术市场并不均衡的格局:顶端的玩家交易稳定、“作壁上观”,而构成生态基层的从业者们正在加速瓦解。
Courtesy of Art Basel

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Art Basel Paris,简称巴黎巴塞尔)的宏大和眼花缭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所承载的金钱份量。这场盛会于10月22日以“VVIP”(优先预览,Avant Première)为顶尖藏家开启,随后是10月23日的“首选”(First Choice)贵宾日,并于10月26日落下帷幕。踏入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的华丽穹顶之下,很快就会意识到,这里的每一步都是一场信心博弈。

顶级收藏界的品质追逐

此次展会的自信是肉眼可见的。尤其是在全新的“优先预览”贵宾日——一个仅向极少数顶尖藏家开放四小时的预展环节。这种极致的独家性,让像我这样在次日上午才能获准入场的“首选”(First Choice)身份贵宾,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是“第二选择”(Second Choice)。这就是巴黎,它总能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站在食物链的哪一层。

Gerhard Richter,Abstraktes Bild (Abstract Painting) ,Hauser & Wirth,Courtesy of Art Basel

话虽如此,展会最初几个小时的销售情况迅速给出了答案:市场并未降温,而是正在巩固为一种明确的“追逐品质”的趋势。一系列重量级的交易瞬间定下了这场盛会的基调:领衔的是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以报价2300万美元成交的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作于1987年的《抽象画》(Abstraktes Bild)。而另一笔定调性的重量级交易则来自佩斯画廊(Pace Gallery)以略低于1000万美元售出的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adeo Modigliani)作于1918年的《带马卡龙的少女》(Jeune Fille aux Macarons)。

Amedeo Modigliani,Jeune Fille aux Macarons,Pace Gallery,Courtesy of Art Basel

佩斯画廊居然在卖莫迪利亚尼?对于这家以现代和当代艺术闻名的画廊来说,展出如此“古老”的作品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莫迪利亚尼在佩斯出现的问题,它更反映出市场对“古老”艺术品这样的安全资产的渴求。高古轩(Gagosian)甚至端出了17世纪的巴洛克大师鲁本斯(Rubens)的画作。这件作品品质极高,但当我在周四下午走近展位时,“老先生”依然在等待他的新主人。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即使是永恒的大师,也必须在今天的顶级博览会上证明自己的市场地位。

Pierre Paul Rubens,Gagosian,Courtesy of Art Basel

在当代艺术板块,同样不乏重要的高价销售,包括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的朱莉•梅雷图(Julie Mehretu)的《战车手》(Charioteer)(1150万美元)、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的露丝•阿萨瓦(Ruth Asawa)的雕塑(750万美元),以及Karma画廊的王俊杰2017年的《白浪,黑沙》(White Wave, Black Sand)(350万美元)。即便到了周四,蓝筹画廊的展区依然人满为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展位上二级市场作品的数量明显增多,几乎与一级市场作品平分秋色。这明确地告诉人们:当收藏家面对高利率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时,他们并不会停止消费——他们只是选择“升级”自己的消费目标。他们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安全性,因此将注意力转向已获验证的大师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

悖论:现场的狂热与艺术市场报告剖析

这就是所谓“场内激情与场外冷静之间的鸿沟”。现场兴奋的氛围,必须立即与文化经济学家兼Arts Economics创办人Clare McAndrew博士所提供的, 由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联合出版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对2024年全球艺术市场宏观经济指标的剖析进行对比。

根据于10月23号发布的报告,整体艺术市场仍处于收缩期,去年总销售额下降了 12%。麦克安德鲁澄清,这种下降并非衰退的信号,而是一个由“供给驱动”(supply-driven)的市场。简而言之,富有的藏家正在“作壁上观”,特别是对那些估价“低于1000万美元”的作品。正是这种最高层次的谨慎态度,成了拖累整体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尽管巴黎现场人头攒动,但市场却呈现出不均衡和碎片化的格局。

Courtesy of Art Basel

然而,最关键的脱节点在于,高净值人士的乐观情绪仍然高得惊人,维持在84%。正如麦克安德鲁所解释的,艺术市场是一个非常受情绪和氛围驱动的市场。在一个收缩期过后,巨大的财富基础意味着人们最终“想要出来消费”。巴塞尔艺术展正在巧妙地利用这一转变,正如其首席执行官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所描述的,这标志着市场处于“稳定而非瘫痪”的状态。

报告的发现表明,推动这种能量转变的是“新卫兵”(New Guard),即千禧一代和Z世代藏家。他们将消费转向新兴类别,从而推动着市场势头。尽管这些年轻买家通常被认为对财务风险持谨慎态度,但调查揭示了一个悖论:他们实际上比老一代人更有可能购买未知艺术家的作品,将其视为追求建立有价值收藏的“值得承担的风险”。这一群体也积极进行跨界收藏,推动着运动鞋和老爷车等周边奢侈品类别的增长,并深度参与数字媒介。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藏家在这股新兴力量中也展现出领导地位。

Courtesy of Art Basel

这种女性藏家权重的上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与即将到来的、规模空前的代际财富转移紧密相关。这种收藏行为的巨大转变,从根本上是由迫在眉睫的83万亿美元“巨额财富转移”(Great Wealth Transfer)所驱动的——这指的是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正从老一代(婴儿潮一代)向年轻一代转移。瑞银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Paul Donovan)指出,这一历史性事件正不成比例地偏向女性。多诺万还补充说,由于80%的男性在去世时仍处于婚姻状态,而80%的女性在去世时已是寡妇或未婚,这意味着财富的横向转移主要流向了女性。

因此,女性藏家正迅速成为市场的“良心”:她们在几个主要市场的平均支出上领先,并积极利用她们的预算来纠正历史上的性别失衡——她们在女性艺术家作品上的支出比例(47%)明显高于男性(41%)。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指向了一种强大的代际运动,它定义价值不仅取决于价格,更取决于公平性。

挤压:中端市场为何命悬一线

蓝筹股盛宴的另一面是,中端和以栽培年轻艺术家为主的新兴画廊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位于大皇宫二楼的“新艺初探”(Emergence)展区,人气明显不如楼下蓝筹画廊展区,凸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博会景象:来自上海的Bank画廊带来了韩笃一的作品,价格从900欧元的小型手推绣到62,000欧元的一套装置不等。周三下午,画廊已经售出了几张1200欧元的手推绣。画廊总监马修对展会相当满意,他告诉我,韩笃一的作品受到了“超级好评”,已成功售出数件予欧洲私人基金会和个人藏家,并正与数家欧洲博物馆洽谈更大尺幅作品和委托项目。

Xiyadie,Blindspot Gallery,Courtesy of Art Basel

我还与来自香港,首次参加巴黎巴塞尔的Blindspot画廊总监秦美娜聊了聊。她带来了西亚蝶的剪纸作品,价格在6,000美元到32,000美元之间。西亚蝶出生于1963 年,最初在老家务农、结婚生子,过着传统的生活。在那些年里,他将从母亲那里习得的传统剪纸技艺当作一个避风港,用它来表达自己被压抑的同性情感。乍看之下,这些剪纸与传统民间艺术别无二致,然而细观其内容,却充满了极具挑衅的图像。这种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身份议题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在去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被发掘并立刻成为焦点。这恰好符合当前艺术市场对于物质性和叙事深度的关注。秦美娜高兴地报告,所有小幅作品都在“首选日”(First Choice Day)售罄,这为这位艺术家带来了极好的曝光。

Siyi Li,CIBRIÁN,Courtesy of Art Basel

然而,这些成功的案例仍然与财务困境紧密交织,并非所有画廊都报告了光明的成果。来自圣塞瓦斯蒂安(San Sebastián)的Cibrián画廊,也是首次参展,并带来了年仅26岁的艺术家李斯逸的全新作品。在艺博会的第三天,该画廊仅售出一张价值 2,000欧元的画作。尽管展位租金对年轻画廊来说已经大幅降低,但收回成本的挑战依然严峻。

显然,栽培新艺术家的场所正面临着严峻的盈利压力,给中端市场带来了生存危机。这种挣扎由不断膨胀的间接费用和无情的竞争所驱动:麦克安德鲁强调了这一点,指出“成本基础(即维持运营和实现销售的总费用)”确实上涨了,列举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参展间接费用,比如展位搭建、保险、以及艺术品往返巴黎的运输与报关费用。

同时,他们还受到“去中介化销售”(即艺术家直销)的剧烈挤压。艺术家直销这一形式占据了高净值人士支出的惊人20%,使艺术家的工作室成为了画廊的直接竞争对手。麦克安德鲁强调:“人们仍然很富有,他们想要出去收藏东西,只是他们做事的方式略有不同……人们正在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购买。因此……艺术家正在更直接地销售。”这种激烈的竞争凸显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端画廊“正在挣扎”以维持传统的画廊模式。

艺博会对此结构性问题心知肚明,霍洛维茨告诉我,艺博会正通过“阶梯式模式”(tiered model),为首次和第二次参展的画廊分别提供20%和10%的展位折扣,这是艺术展对画廊现实需求的认可与回应。

巴黎到底在为“什么”定价?

2025年巴黎巴塞尔艺术展与其说是一场销售活动,不如说是一幅活生生的艺术市场矛盾图景:它映照了当前市场的深刻矛盾:顶层交易稳定,而中层基础正在加速瓦解。麦克安德鲁指出,近期画廊倒闭潮并非市场疲软,而是一次痛苦而必要的经济校正,即艺术机构正在努力适应普通商业的生存现实。麦克安德鲁对此解释道,普通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10到11年,而艺术机构的平均寿命则长达30年。

Courtesy of Art Basel

然而,我不禁想到某些店家的长寿之道,例如面包店或餐厅,它们的成功恰恰建立在保持不变上。但与这些店家的稳定模式不同,画廊的生存不仅依赖于单一产品或客户,更需要不断投入、培育新的艺术家,并应对高度波动、情绪驱动的全球市场结构,这迫使它们必须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Courtesy of Art Basel

大皇宫的穹顶也在见证着这场自然演变与83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转移。老牌财富阶层寻求的是流动资产管理与遗产保护;而下一代藏家则以透明度、目标和社会影响力来重新定义价值。

巴塞尔艺术展最基本、也最隐秘的使命已然清晰:它必须在数百万美元的顶端和日益脆弱的基础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如果艺术市场只剩下少数巨头在完成天文数字的交易,而失去培育新艺术家的土壤,那么这场信心博弈的最终赢家,将只有金钱,而不是艺术。

这场内在的紧张,即顶级市场的弹性与中低端市场的挣扎,完全呼应了《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关于市场两极化和供给驱动型收缩的预警,而这无疑是巴黎巴塞尔艺术展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必须直视的终极难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AI泡沫已进入“炸鸡阶段”

太疯狂了。什么时候会崩盘?

科技巨头财报:利润与现金仍至关重要

以及特朗普与中国的“非协议”。

唐纳德•特朗普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会是谁——他们将采取什么举措?

财政大臣斯科特•贝森特已圈定五名人选,竞争接替杰伊•鲍威尔。

全球太阳能热潮:美国退,中国进

美国收缩对清洁能源的支持,进一步把对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影响力拱手让给中国。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获准“广泛试探”

复杂的重组为微软带来可观回报,但其他股东将如何融入这场“AI蜜月”仍不明朗。

减肥口服药的竞速赛

尽管注射药物取得成功,制药公司仍在大举押注片剂——这一剂型长期被视为肥胖治疗的“圣杯”。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