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舟:中国受到美国贸易战的打压最多和最重,应对也最强硬,一直对等报复。G2已经形成,但G2共治全球远未形成,中国实力还未达到,应有自知之明。
10月3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西侧的金海空军基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举行了首次峰会,为中美较量降温,历时约100分钟。大象打架,小草遭殃。双方足够理性,管控风险,都不想崩盘,这是幸事。两国人民松了口气,世界也松了口气。
元首峰会耐人寻味
从地点看,选择在国际机场罕见,但也不意外,主要考虑是时间因素和外交对等。APEC正式开幕前一天,特朗普离开、习近平抵达,既不可能在特朗普已下榻的酒店,也不可能在习近平将下榻的酒店举行峰会,将给外界错觉是一方拜会另一方。等习下榻后再选第三方酒店且距双方距离相近,时间成本过高。最直接高效的地点就是机场,一个刚落地,一个将起飞,正好又有空军基地,安全保卫省心、省力。新华社9时35分发出快讯,习近平抵达韩国,接受韩方欢迎仪式后,10时峰会就按预定时间开始。
从时机看,历经双方谈判团队五轮面对面的艰苦磋商,尤其是10月25日至26日第五轮吉隆坡磋商,已取得阶段性共识,虽然谈不上一揽子框架,更没有解决中美结构性矛盾,但可作为两国元首会晤的成果,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暂时休战,避免局势恶化甚至崩盘。今后双方积蓄力量,继续出招和接招。
从议题看,主要聚焦于经贸问题,台湾问题罕见地未列入,更看出中方的明智,避免节外生枝。美媒此前引述消息人士称,中方不再满足于美方“不支持台独”,正争取特朗普正式表态“反对台独”。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实质更改了美国对台持续数十年的“战略模糊”立场,难度与要求中国放弃“武统”一样。双方保持战略模糊,同时也是保持战略威慑,反而有利于台海维持现状及和平。另一方面,表明中方更为自信,中美元首峰会不再每次都重申台湾问题立场,而是以我为主,无需美国“反对台独”的承诺,无论什么人、什么组织触及中方的红线,中方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从偏好看,特朗普再次实证排斥多边主义,习近平再次实证欢迎多边主义。APEC第32次峰会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特朗普10月29日上午提前抵达有国际机场的釜山,30日中午回国,活动只有四项:一、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午餐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二、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双边会谈;三、出席李在明为他、加拿大总理卡尼、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新西兰总理卢克森、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泰国首相阿努廷举行的晚宴;四、与习近平会晤,这是他此行的主要议程,否则未必愿意在APEC峰会露脸。与他鲜明对比,习近平10月30日上午抵达釜山,未来两天惯例将与十余位各国首脑进行密集会谈,同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特朗普把多边峰会的重头戏留给中国,无意安抚盟友、游说中间势力、争夺影响力,要么过于自我,要么过于大意。
从氛围看,双方元首都比较轻松,因为吉隆坡第五轮谈判已经完成,各自让步妥协,只等30日宣布,没有新的任务和压力。双方元首见面时,特朗普微笑着开玩笑;会晤时,美方代表团7人面前空空如也,显然即席发言,习近平面前的发言稿也很简短;会晤后,先到韩国的特朗普送习近平上车,握手时还凑前耳语,两人都面带微笑,相当于半个东道主角色。任参议员以反共反华著称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离开会场时面带微笑;美方谈判团队牵头人、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面带微笑说,会晤“氛围非常非常好”;美国国务院当天确认峰会氛围“轻松友好”。
中国已有底气和实力与美国“掰手腕”
10月30日14:58,中国商务部通过答记者问的方式,公布了吉隆坡经贸磋商的成果,多处体现对等和公平。主要有四项:一、美方将“芬太尼关税”由20%降为10%、取消加征的24%对等关税,交换中方取消反制措施;二、美方暂停实施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主要影响半导体、航空航天、AI等高科技企业),交换中方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主要影响稀土、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超硬材料等);三、美方暂停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交换中方暂停反制措施一年,主要指双方暂停10月14日开始互征的高额港口服务费;四、双方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
芬太尼禁毒合作共识,指中方将协助美方解决导致芬太尼危机的前体化学品问题。扩大农产品贸易共识,主要指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等农产品,这与第一项的进展挂钩。相关企业个案处理共识,主要指Tiktok在美出售,交换英伟达公司低配芯片在华销售。
回顾2018年首次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一拳把中兴打废,又一拳把华为打倒,中国虽早有准备,仍然措手不及,对美方强硬估计不足,对困难也准备不足。七年后,中国国力增强、韧性提升、经验丰富、底气更足。双方“互卡脖子”,都已经呼吸困难,两败俱伤,如果还不松手,结局都是休克。美国不借助强大的盟友体系,单挑中国的代价已经难以承受。
以稀土为例,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出台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完全照抄美国商务部对芯片、AI长臂管辖的规则,引发美国和西方的强烈反应。因为中国已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形成垄断,采矿端产量约占70%、精炼端约占85%、某些尖端技术和军事应用所需的稀土高达100%,并形成“开采-深度精炼-磁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西方中短期内难以替代。
以大豆为例,2023年、2024年,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金额分别约为126亿、12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仅为25亿美元,9月美国大豆丰收后直接清零;从巴西进口大豆同比增长29.9%,至1096万吨;从阿根廷进口大豆同比增长91.5%,至117万吨。贝森特沉不住气,峰会前就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表功和预告,峰会后将发布对美国农民“意义重大”的消息,强烈暗示中方恢复大量采购大豆。双方和围观者都清楚,中方停购大豆逼特朗普让步,就是要打击共和党的农民票仓,增大2026年中期选举共和党失去国会两院控制权的概率。
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自己承认,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是不可持续的。10月29日,美国参议院银行、住房与城市事务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发布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的报告,列举多个数据,抨击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9月通胀率同比增长3%,这是自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同比增长1.5%;每年给美国家庭增加约1500美元的成本;制造业没有承诺的重振,反而减少4.2万个就业岗位。
参议院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特朗普正在“输掉这场自己挑起的对华贸易战”,“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成本”,“出卖了美国农民”,令美国在中美元首会晤之际处于“弱势”。相反,中国的出口仍在继续增长,达到创纪录的贸易顺差,“仅在9月份,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长了56.4%,对东南亚的出口增长了15.6%,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14%。”
中方如愿以斗争求团结
今年4月,特朗普向世界发动大规模的贸易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为美国获取更多利益的立场可以理解,只是吃相太难看,方式太粗暴,引起公愤,付出了个人诚信和美国软实力的沉重代价。
中国首当其冲,受到美国的打压最多和最重,应对也最强硬,一直对等报复。回顾中国与美国较量的策略和原则,其实没有任何新意,还是毛泽东经实践长期证明的妙招。
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提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进一步概括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三原则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斗争三策略。中共在斗争中成长,对毛泽东倡导的策略和原则熟能生巧,以往成功运用于对付日本、国民党的斗争,如今成功运用于对付美国的斗争。
理解了毛泽东这些招术,就能理解贸易战时中方一方面多次强硬表态,“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另一方面积极、务实、坦诚,反复强调双方应坚持“平等(对应有理)、尊重(对应有节)、互惠(对应有利)”的原则,也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特朗普,一直保留回旋余地。10月26日,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媒体表示,“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10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同鲁比奥通电话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是世界级领袖,长期交往、彼此尊重,这已成为中美关系最宝贵的战略资产。”不管美方和外界信不信,反正中方很正式、很诚恳地表达了,充分满足特朗普强烈的虚荣心和表现欲。
习近平还亲自上阵,诚意满满,看不出强硬和恶斗。与特朗普举行釜山峰会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应当做伙伴、做朋友;愿继续同特朗普一道,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称赞特朗普热心推动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中美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胜利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尊严是争出来的,不是求出来的。特朗普好强也慕强。峰会前握手,他笑指习近平是一个非常强硬的谈判者,并说“这可不是好事”;峰会开场白,称习近平是他的“多年好朋友”,称赞习近平“非常杰出、备受尊敬”,“是一位伟大国家的伟大领导人”;峰会时双方约定,明年4月特朗普访问中国,明年下半年习近平回访美国;峰会结束后,在回国专机上肯定这次峰会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被问及会晤从1到10分打多少分时,回答“12分”。
特朗普抵达韩国前,曾公开表示愿意与金正恩再次举行峰会;在回国专机上告诉随行记者,此行专程与习近平会晤,“这(美中元首峰会)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理由”,“如果我们这么做(接着与金正恩会面),可能是(对习近平的)无礼之举了。”10月28日,朝鲜在西部海域试射舰对地战略巡航导弹,已经暗示特朗普此次访韩期间,不会再有美朝峰会。
10月30日09:08,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以英文大写发文“G2即将召开!”记忆中,这是美国现任总统首次公开直接确认“G2”,间接确认中国实力与美国同一量级,且全球唯二。比较而言,特朗普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等国家首脑时,手习惯性搭在对方肩膀上,这个肢体语言象征庇护者姿态、两国并不平等。
G2已经形成,但G2共治全球远未形成,中国实力还未达到,应有自知之明。这意味着目前中美较量,必然双方都要让步,必然中方让步多一些。所以贝森特在峰会后当天通过媒体公布,中国已同意今年采购1200万吨大豆,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大豆(按:同比2024年的2214万吨增长12.9%),而中方却不公布具体采购量,不必意外,这才正常。中国硬实力加速接近美国,不远的将来(例如20年)将反超美国;但软实力反超美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制度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一代代中国人觉醒和努力。
逆向思维分析,假设中美已经形成G2共治全球,不相互视为敌人,那么俄乌战争持续,必然持续削弱俄、欧,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也就没有动力急于调停。然而,特朗普在峰会后向媒体介绍,“乌克兰问题被重点提及,我们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习近平)将帮助我们,我们将共同努力解决乌克兰问题”。可见这个议题是美方有求于中方,希望在乌克兰问题上展开更多合作,反证美方还未接受G2共治全球。
(注:作者为独立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