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7.28,"text":"这个夏天,你抢过免费奶茶吗?"}],[{"start":10.63,"text":"刚刚过去的外卖大战中,看起来是平台在攻城略地,各个商家裹挟其中,订单暴涨的同时,利润难以同步。与此同时,“月薪两万吃不起x果园”等热搜依旧。"}],[{"start":23.98,"text":"在消费降级成为超级现实之际,中国的消费市场如何变化,未来蓝海在哪里?"}],[{"start":31.14,"text":"消费降级:不参与即出局"}],[{"start":34.24,"text":"2025年夏天外卖大战对于外人来说,看起来也许觉得荒谬,但是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却是不参与就出局的生死大战。"}],[{"start":43.77,"text":"这就是像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对于罗马的战争,付出很多代价后获得胜利。很多人讥讽皮洛士的胜利是得不偿失,但很少人有人想过,失败对于皮洛士更难以接受,付出代价更大。"}],[{"start":59.510000000000005,"text":"存量时代,商家内卷,商品价格也许下来了,但是成本却很难同步下跌。最近我和一个朋友在一家上海五星级酒店下午茶,我们点了一个套餐,不到20元可以享受一杯现磨咖啡和一个下午的星级服务,别家更夸张的套餐不用平台券优惠的的情况下9块9一杯现磨咖啡外加一块面包。"}],[{"start":80.61000000000001,"text":"朋友喝了咖啡,赞叹不错,同时也惊叹,这还能赚钱吗?服务员无奈笑笑,说是为了吸引客流。对于酒店来说,边际变动成本虽然不高,人工、设备、房租却都是刚性成本。在竞争之下,不少五星级酒店不仅推出各类低价团购,有些还摆出了路边摊,以盒饭的价格出售星级大厨的手艺。"}],[{"start":105.68,"text":"从消费者的角度,价格降低是好事,从商家的角度,维持人气不倒闭就是胜利。"}],[{"start":112.7,"text":"从某个角度讲,所谓内卷,就是竞争。如果竞争局限在商业竞争范围之类,监管的介入并无必要。不过,肉眼可见的是,生意越来越难做,尤其是高端生意。不少曾经昂贵餐厅倒闭,而即使星巴克、哈根达斯这些品牌,也都在降价。像山姆会员店这种需要收会员费的商家,因为选品瑕疵,也引发了不满。这些现象看起来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降价,有的是因为品质变化,但整体来看,反映的是消费业态的大变化。这常被说成是“消费降级”,其实本质上,这是“收入降级”。"}],[{"start":153.86,"text":"随着收入停滞,社会进入到我在《软阶层》一书写的“软阶层时代”——所谓的软阶层,就是指大部分城市里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大家很怀念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好,那种大卷发、红唇,还有浓妆艳抹的风格,这些都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所谓软阶层时代,其实就是“下行时代”,也就是阶层下滑的时代。"}],[{"start":180.10000000000002,"text":"存量时代:消费降级,品质难降"}],[{"start":183.83,"text":"2024年,价格下降成为消费市场主流。互联网的拓展、经济的放缓、新加入的消费者消失,让中国的消费市场成为一个存量市场。"}],[{"start":196.09,"text":"截至2025年6月,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即使在农村,大爷大妈手机上网购物已经成为寻常。这是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意味着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已经入局。"}],[{"start":212.9,"text":"无论如何加大“百亿补贴”,还是提升送货时间体验服务,对于增量的边际改善微乎其乎。在此,要认清楚中国消费本质,核心在于看清楚消费增长本质上基于收入增长,而收入增长基于经济增长。"}],[{"start":230.4,"text":"如果经济增长放缓,那么收入增长与收入预期也会下降,那么消费降级基本无可避免。可以说,未来消费市场将是一个存量市场,大家都在为争取有消费力的存量消费者而竞争。"}],[{"start":245.73000000000002,"text":"过去的“软阶层”群体的心气很高,他们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资产比起全球中产也拿得出手,收入更持续在以10%的增速增加。收入不断增长,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在各方面都在升值,他们敢于下馆子、敢于消费。"}],[{"start":263.88,"text":"每个阶段的消费都随时代而变化。结婚消费最能代表普通人财富水准的水位线,从“结婚三大件”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流行唢呐、糖、轿子,到70年代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再到80年代之后,则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最近二十年,房子、车子和现金成为主流。如今,又有新的变化,轮回到过去,房子可能不再是必须,彩礼却成为互联网男女对阵的新话题。"}],[{"start":296.8,"text":"现在回头看,就消费而言,2018年其实是一个转折点。2018年之前,大家普遍觉得自己的收入和资产能持续上涨,典型说法就是“十年十倍”,几乎没有人担心资产缩水。在疫情之前,确实很多人的资产在十年中涨了十倍。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每个人都面临巨大挑战。我认为,“软阶层时代”首先是一个增速放慢的时代;其次,是一个收入下降的时代;第三,收入的下滑,反过来最终会导致阶层的下移。"}],[{"start":331.87,"text":"对消费而言,这也最终引发消费业态的变化。"}],[{"start":335.98,"text":"消费趋势:S形社会分化"}],[{"start":339.05,"text":"软阶层社会是一个S形社会,这意味着中产滑落,社会可能陷入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start":346.53000000000003,"text":"在消费方面,S型消费模式将更加明显,分化也更为明显。"}],[{"start":352.34000000000003,"text":"一方面,因为消费者体验过品质,现在哪怕消费降级,对于品质依旧有要求。这种要求,可能也造成消费者对于山姆选品的不满。讲求性价比在未来将成为市场主流,不少早早卡点的投资机构已经把刚需、民生、高频作为投资金线。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落地发展,AI与消费与情感的结合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现象级消费亮点,比如人性机器人。现在有人开始使用DeepSeek来算命,诸如此类的现象已经显示出这一趋势。"}],[{"start":388.02000000000004,"text":"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中国市场也足够大,哪怕局部的消费趋势,其实也可以支撑很多新趋势与行业。类似贵州路边演唱会、苏超联赛等模式,未来应该还有很多。现在大家群嘲的主理人模式,其实也是一种个体创新,这也是经济发展之后涌现的微小创新。"}],[{"start":410.55000000000007,"text":"最后,现在谈未来,似乎都关注青年人和老年人,尤其银发经济很火,但是这些赛道其实已经火了很多年,已经非常拥挤,是红海市场。实际上,现在中国正在迈入一个中年社会,35岁到59岁之间人群在接近6亿,是人群的四成。他们是家庭和社会的主力,过去社会往往忽视他们,觉得他们很少为自己花钱,甚至有中年男人不如狗的说法。不过很多人忽略一点,中年人也许不直接为自己花钱,在为老人和小孩的花钱决定中,很多时候他们拥有更多话语权。"}],[{"start":446.69000000000005,"text":"中年经济赛道其实是一个未被充分满足需求的市场,而且80后这一代人中年人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也许更舍得在自己身上消费,他们的情感需求也更强烈。"}],[{"start":458.72,"text":"2025年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从账单中发现,消费者呈现双面性,有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性,48.2%的人更在意性价比;也有情绪价值买单的感性,有29.5%的消费者,认同快乐消费,乐为情绪价值、兴趣消费买单。"}],[{"start":476.71000000000004,"text":"二十年前,日本学者三浦展在2005年出版了《下流社会》一书,描述了日本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书中不乏愤怒和批判。在2017年,我在东京拜访他的时候,他的观点已经变得温和。他说日本已经告别了品牌崇拜(如LV热潮)的第三消费时代,甚至也走过了强调简约和共享的第四消费时代。"}],[{"start":501.12000000000006,"text":"在今天看来,第四消费时代大概就是当下中国的情况,未来消费也许不那么花哨,却更为贴近个体。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中国不同,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时候,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一度超过美国,而中国刚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年的人均收入仅仅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左右,也正因此,对于中国消费者,也许更好的参考是类似墨西哥的这样的拉美国家。"}],[{"start":530.32,"text":"任何机械的抄作业,必然陷入刻舟求剑的困境。"}],[{"start":534.7700000000001,"text":"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徐瑾近期出版《软阶层》,亦为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主理人,读者微信xujin2023"}]],"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5437487_1540.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