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观点 中国经济

中国企业利润下降,如何扭转?

沈建光:随着抢出口和以旧换新效应减弱、房地产转弱、物价低迷,叠加贸易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或再度显现,可能对企业现金流造成更大压力,如何改进?

近年来,企业利润下降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大堵点。最新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是去年11月以来新低,这也导致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重回负增长。金融数据也显示,前5个月,非金融企业新增人民币存款仅为-73亿元,仍处于多年同期低位。

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经济回暖,但一系列经济指标反映当前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状况仍不容乐观。那么,如何看企业利润下降的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政策层面又该如何应对?

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有效需求不足

企业盈利持续下降,加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2.7万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8万亿元,显著低于2021-2022年同期的3.4万亿元(历史上累计值与累计增速并非完全对应,在此仅作为参考)。从增速上看,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即便剔除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影响,也只增长0.6%。

有效需求不足是企业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房地产持续调整,对企业利润造成负面影响。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再度转弱,呈现“量价齐跌”特征。高频数据显示,6月前29日,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2%,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也明显放缓;6月以来,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继续回落。

受此影响,黑色、水泥等建筑相关行业利润显著承压。1-5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316.9亿元、574.2亿元,尽管好于去年同期,但仍处于近十余年来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消费分化和关税冲击也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拖累。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带动,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升至5.0%。但除了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等品类外,其他品类(比如石油制品、饮料、中西药品、服装、化妆品等)零售增速依然偏弱。

同时,关税冲击导致部分产品(尤其是劳密型产品)出口明显回落,一定程度抵消了国内需求的改善。结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1-5月,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仍弱,家具、文教工美、纺织服装、化纤、医药等行业利润同比均为负增长。

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二:物价持续低迷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延续“生产偏强、内需偏弱”的不平衡格局,这导致物价持续低位运行。截至今年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下行持续时间超过1998-99年;从另一个维度看,过去7个季度,名义GDP增速只有4.0-4.6%,明显低于实际GDP增速。

供需不平衡格局下,工业品价格持续负增长,这也是企业盈利不佳、现金流承压的重要原因。截至5月,PPI环比连续6个月负增长,同比更是连续32个月负增长。首先,6月之前,全球经济放缓、供应增加等因素导致以原油为代表的海外定价大宗商品价格下行(6月以来,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原油价格波动加大);其次,房地产持续下行、基建实物开工偏慢导致钢铁、水泥等国内定价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再次,供应增加叠加需求疲软,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探;最后,产能快速增加背景下部分新兴产业价格也明显走低,尤其是以光伏、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

汽车行业是受价格下行拖累的典型,前期车企价格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今年以来,尽管汽车销售量较快增长,但价格走低使得销售额增长放缓、行业利润萎缩。根据中汽协、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10.9%,但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速仅为-0.1%。这一分化指向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截至5月,汽车制造业PPI同比连续33个月负增长(交通工具CPI同比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1-5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11.9%,是2023年4月以来新低。

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三:拖欠账款问题突出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4.1天,其中私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0天,均为2015年有统计以来新高。2025年以来,企业回款周期进一步拉长。截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达到70.5天,较上年同期增加3.7天。其中,私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高达71.3天。

据华创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2.6天,较2024年末的50.6天进一步拉长。分行业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的行业包括水利环境(185天)、科研与技术服务(130天)、卫生社会工作(99.4天)、建筑业(80.8天)、电热气水业(80.8天),主要是为政府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ToG)的行业。此外,文体娱乐、信息传输等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2024年提升较多,后续值得进一步关注。

地方政府以及企业之间拖欠账款问题仍然突出,这也直接促使企业账期拉长、现金流持续承压。一方面,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付款义务,拖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账款规模不断增加。据中诚信国际估算,广义口径的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规模可能达到11-15万亿元,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地方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间相互拖欠账款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事业单位、大型企业通过强制非现金支付、拖延验收等手段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中国供应商服务及产融调查报告(2025)》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134.80天,显著高于2023年的116.09天,中小企业回款压力加大。

如何破解企业利润下降的困局?

综上所述,今年以来,企业利润下降、现金流状况仍没有明显改观。下半年,随着抢出口和以旧换新效应减弱、房地产再度转弱、物价持续低迷,叠加中美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或再度显现,可能对企业现金流造成更大压力。

在笔者看来,破解企业现金流困局,需要财政、货币、产业等各项政策协同以及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合,以下三方面举措至关重要:

第一,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推动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例如,考虑到下半年以旧换新补贴额度有所减少,建议进一步提升以旧换新的补贴额度,并考虑推广至服务业;全国层面尽快出台较大规模的生育补贴;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以及存量房贷利率,扭转楼市对消费的负向财富效应;放松对于高消费行为的管制,营造更宽松的消费环境;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增加居民闲暇时间;大规模划转国有资本到社保基金,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等。在笔者看来,刺激消费需求有助于缓解供需失衡格局、推动物价企稳回升,进而改善企业流动性和资产负债表。

第二,充分利用财政资源,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央层面已经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一个重点用途是“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截至6月30日,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接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超过49%,明显快于去年同期。近期,云南、湖南等省份也披露了年内用于清欠的专项债额度。

接下来,建议将更多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比如今年4.4万亿元的专项债额度中,拿出1万亿元左右优先用于偿还企业欠款;或者将符合要求的欠款纳入隐性债务置换范围,这样能够利用大规模债务置换额度推进清欠工作。此外,对于部分地方政府出于配合全局性工作、而非自愿形成的欠款,比如过去几年防疫支出导致的拖欠企业账款,可以考虑由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一次性予以偿还。

第三,强化“内卷式”竞争治理,规范头部企业行为。“内卷式”竞争下,部分头部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地位压榨供应商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2025年6月1日,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应当自交付之日起30日内付款,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汽车行业迅速响应,多家车企公开承诺,对供应商的账期不超过60天。6月27日,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其中明确规定大型企业等经营者不得滥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接下来,国家层面还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对“内卷式”竞争强化管理和惩治,引导大型头部企业设定合理账期、承担更多责任。对企业而言,也要将目光更多投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服务提升等方面,而非一味追求规模和份额。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沈时度势

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前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博士。少时曾求学欧美,希望纵横四海,游历全球;如今重心回归中国,专栏立意审视中外经济,建言宏观大势。曾任国际经合组织顾问和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现亦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美国调低期望寻求达成更有限的贸易协议

总统暂停征收对等关税的90天将于7月9日到期。

美国能源集团斥巨资建造发电厂为数据中心供电

资本支出的增加引发了消费者对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

特朗普的威胁促使加拿大加快破除国内贸易壁垒

特朗普关税威胁让加拿大政府有了动力去取消配额、税收以及相互矛盾的标准,削弱内部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俄罗斯在一夜之间共发射537件空中武器,以及60枚各型导弹。泽连斯基呼吁西方在防御系统方面提供更多帮助。

脏话的力量与荣耀

特朗普喜欢说脏话,这种做法粗俗、不具总统风范,却非常有效。

以色列1967和伊朗2025:站在核武器门槛上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面对生存威胁,以色列曾紧急组装了一枚原子装置。如今,伊朗会如何选择?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