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观点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疫情下债券市场的特别行动
邱慈观、张旭华:面对此次新冠疫情,全球借助社会债券等疫情主题债券,将资金导入到特定领域,有助于缓解弱势人群和受困企业的疫情冲击。
2020年4月22日
软实力管理:如何增强国际话语权?
刘劲:由于软实力需要实际行动,要做到知行合一才有说服力,一个国家所能表达出来的软实力从很大程度上和这个国家实际的文化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2020年4月22日
全球经济“疫”变与人民币“升维竞争”
程实、钱智俊:在传统货币价值之上,人民币正在被赋予新型避险资产的时代红利、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红利和全球新经济的发展红利。
2020年4月21日
提高货币积极性:“定向降准+反向降息”,是否可行?
胡月晓:维持货币中性前提下,入额降低融资成本?“定向降准+反向降息”组合模式,将能更有效提升货币乘数;未来6个月内,或许只有降息。
2020年4月21日
病毒叠加贸易战,威胁中国全球价值链中心的地位
邢予青:全球价值链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捷径,但也有风险。未来跨国公司把非中国市场产能搬回本土或者朝第三国分散,中国如何应对?
2020年4月21日
熊市中的投资机会
伍治坚:熊市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关键是要找到被过度低估的资产,在熊市中被抛售的越狠,该资产就越可能偏离其内在价值。
2020年4月21日
喧嚣的“中国赔偿论”会如何发展?
邓聿文:鉴于五个方面的原因,这次“中国赔偿论”只是一次舆论泡沫,不大可能成真。是否成真,关键看美国。
2020年4月21日
美日企业真的要撤出中国吗?政治口号VS商业逻辑
周林林:外企为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入中国是理性选择,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无法从根本上撼动。
2020年4月20日
价格问题的舆论化不是市场经济之福
刘远举:在疫情期间,希望点份外卖、打个车、超市买个鸡蛋价格一点都不变化,这种期待不太现实。
2020年4月20日
从一季度GDP,看疫情下的经济和政策
周浩:中国经济第一季度GDP报告是全球第一份详尽的新冠疫情经济解析全景图。市场如何反应?未来政策如何走?
2020年4月20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和世卫组织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正常关系?
曹辛:在美国施压情况下,中国与世卫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愉快的工作关系如何继续,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2020年4月20日
中法关系何以发生“4•14”冲突?
莫思凡:4月14日中法间的外交事件是双边关系的小插曲,但不亚于一场小型“地震”,法方一连串动作蕴含着明显意图。
2020年4月18日
疫情后,全球将迎来大萧条还是大逆袭?(下)
夏春:疫情终将过去,喧嚣会化为沉思。中国应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积极主动变革。我们希望变革的并不仅限于中国,
2020年4月17日
疫后世界:全球化将提高“门槛”
高全喜:疫情彻底暴露出全球化”搭便车过多“的弊端。新一轮全球化需要提高“资格”审查标准,回归初心——一个自由国家和自由社会组成的经贸共同体。
2020年4月17日
后疫情时代:穿越全球化迷茫,寻找时代机会
周林林:此次全球范围的大疫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区域化,产业链结构的重组,也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4月17日
从美元流动性萎缩谈起
温凡:自3月13日以来,全球债券市场出现历史性下跌,亚洲债券亦未能独善其身,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年4月16日
抗疫刺激宜缓不宜急
胡月晓:不同于以往供求失衡或需求下降,由于疫情带来的冲击使供求双萎缩,大力度、快节奏出台的各类激励方案,其负面作用将远超正面作用。
2020年4月16日
拜登的中国方略
杨超:纵览拜登的外交政策蓝图,其中国方略已呼之欲出,相比于“让美国再次伟大”,其目标是“让美国再次领导”。
2020年4月16日
疫情对中国供应链优势的影响
丁学良:疫情使得成本不再是供应链布局时唯一或最重要的考量,这甚至会影响到一些本来被认为是中下端的制造业在中国的布局。
2020年4月15日
新冠疫情要求重塑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
李硕:新冠疫情使通往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征途变得漫长叵测,各方应当抓紧时间重新构想疫情后的环境议程。
2020年4月15日
疫情之下,供应链体系如何重构
邓宇、王梦汐:中国必须抓住供应链重构的机会,稳定国内经济宏观基本面;吸引海外资本和投资者,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稳定提供持续动力。
2020年4月15日
疫情期间,人们为什么容易相信“阴谋论”?
吴飞:我们思考问题应更多地从科学思维入手,理解逻辑合理和概率为真的差异,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通过理性和经验去筛选那些已验证的内容。
2020年4月15日
一周疫情热词:解封、日记、WHO
叶胜舟:在凶猛的疫情面前,富国、大国只有放弃偏见狭隘,团结一致抗疫,慷慨帮助穷国、小国,才能恢复太平日子。
2020年4月15日
大疫将加速超越民族国家的全球一体化
马勇: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的重大问题,即各民族国家给自己预留了各种用来逃避责任的“后门”。疫后的全球一体化必须堵上这些漏洞,建立更具强制力的协调机制。
2020年4月14日
高管涉嫌性侵养女案的关键法律攻防点
刘远举:14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门槛,恰好也是一旦发生关系无条件认定强奸的年龄门槛。这两个门槛都在14岁,不是一个巧合。
2020年4月14日
中美经济政策语境:市场的寓意
周浩:疫情威胁下,美联储采取了“all in”的危机处理模式;未来中美经济政策的演化会走向何方,存在怎样的互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0年4月14日
疫情后,全球将迎来大萧条还是大逆袭?(上)
夏春: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冲击正变得越来越广,如果暂时不考虑疫情带来的国家间关系的长期影响,我们会看到一场严重衰退,但未必比得上“大萧条”。
2020年4月14日
疫情下的数字革命与历史拐点
程实、高欣弘:新冠疫情造成供需双弱的独特萧条场景,也加速了全球经济艰难蜕变。数字经济大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并催生多重历史拐点的形成。
2020年4月14日
股市不是经济
伍治坚: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股市却不跌反涨,其背后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股市不是经济;二是,股市永远向前看。
2020年4月14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应加紧为第二次疫情做准备
曹辛:当前中国疫情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第二次疫情可能重来,当前亟待加紧准备,否则将酿成重大灾难。
2020年4月13日
不同抗疫模式中的文化因素
许纪霖:为何亚洲“四小龙”国家抗疫相对成功?为何几个天主教国家表现糟糕?一个国家的抗疫模式,不仅是技术性的,也受到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2020年4月13日
热门文章
1.
经济再困难,德国人也不愿意当“牛马”
2.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3.
中国“黄金周”旅游几无消费激增迹象
4.
数字化转型的背后:中国企业正在悄悄金融化
5.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6.
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
7.
俄罗斯大规模空袭致乌克兰近60%天然气生产陷入瘫痪
8.
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投下阴影
9.
从降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上)
10.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0月12日
|‹
上一页
‹‹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