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钜惠 限时订阅 >>
金融危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金融危机
关注
中国如何应对刚性泡沫之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宁:中小企业融资难、投机和泡沫频现等问题,其实都是刚性泡沫在经济不同领域的不同反映。政府虽实现了短期增长目标,却扭曲了投资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是音乐,终会停止,是泡沫,终会破裂。
2015年12月9日
“十三五”规划亮点与挑战何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十三五”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未来五年须应对美国的强硬态势和行动,处理好改革与稳增长的关系,调防范金融风险。
2015年11月5日
“十三五”:神曲中的中国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 “十三五”规划可以看作是“中国梦”的意志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即维持中高速增长。目前的首要目标不是统计局数据,而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回顾历史,中国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2015年11月27日
世界需要“大而不倒”的银行
FT专栏作家哈福德:人们不应笼统地把一切经济问题都归咎于银行业。事实上,社会需要强大且成规模的银行部门,否则,我们只会在四处涌流的金融活动中茫然无措。
2015年10月30日
中国距离金融危机有多远?
FT中文网撰稿人桑言:8、9月份的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下,这让第三季度6.9%的GDP增速显得不那么令人信服。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全球股市的和汇市的动荡,充分说明各路投资者纷纷看空中国,对系统性、全局性金融风险仍然感到担心。
2015年11月10日
聪明人搞砸金融
FT专栏作家凯:以往金融业由擅长同客户打交道的人主导,21世纪的现代金融业则由玩转衍生品的数学高手主导。问题在于,当年的银行四平八稳,偏偏是现在这些聪明人酿成了金融危机。
2015年10月19日
IMF年会弥漫阴郁气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降今年全球增长预测,并警告,严峻的金融风险正笼罩在全球经济之上。但与会各方感到宽慰的是,中国官员们似乎摆脱了今夏导致世界市场动荡的恐慌,重新掌控本国经济。
2015年10月10日
IMF:全球金融稳定面临新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世界有可能陷入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衰退
2016年4月14日
人民币保卫战:量与价的双重博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未来人民币保卫战,将陷入价与量的纠结与博弈。汇率为地,储备为兵,兵在则地在,兵亡则地失,人民币最终对赌的是人心与基本面。
2015年10月1日
中国放弃新自由主义将难逃金融危机
FT中文网撰稿人张小彩:股市向左、汇市向右,政策的错位和混乱正在加剧中国的财富外流和信心垮塌。中国应尽快亮出一套清晰的经济哲学,这将有助于它尽快结束眼前的混乱,避免一场墨西哥式的金融危机。
2015年11月27日
人民币贬值三重冲击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在全球资本回潮加剧的状态下,人民币贬值将是大事件。中国央行必须不仅考虑政策的第一层次影响,还必须考虑其产生的第二冲击波,甚至第三冲击波。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类似高估泡沫,央行对此采取行动十分有必要,但前车之鉴不远,央行也必须充分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做好万全应对。
2015年11月25日
英国政府开始出售苏格兰皇家银行股份
金融危机时,该行不得不由英国政府进行创纪录的450亿英镑纾困
2015年8月4日
中国汇改十年的成就与缺憾
中国社科院张明:汇改十年的最大成就,是纠正了人民币持续被低估的境遇。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尚未完成,中国仍要谨慎对待资本账户开放这道防御危机的最后防火墙。
2015年7月30日
中国如何真正保护投资者?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由于中国股市散户众多,股价暴跌影响了人们的储蓄、收入和福祉。因此,中国政府保护投资者的本能可以理解,但只有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资本市场,才是保护投资者的最佳方式。
2015年7月23日
中国股灾会影响实体经济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股市暴涨暴跌与实体经济的症结都在于杠杆,未来中国去杠杆之路是日本道路还是韩国道路?信息没有充分暴露之前,贸然断言乐观或带来误导。
2015年7月16日
股灾大反思: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人造牛市”背后,出现了太多“动物精神”之外的人为因素。如何梳理本次股灾,过去与现在昭示了未来什么情景?救市是否真能帮助散户?
2015年11月25日
IMF在希腊债务危机中未尽其职
哥伦比亚大学伊藤隆敏:今天的希腊乱局,让人联想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国家曾试图建立区域流动性支持机制,遭到IMF强烈反对。但当欧洲人做了同样的事情,IMF却没有“坦诚相告”。
2015年7月9日
中国应为金融冲击未雨绸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世界目光聚焦希腊之际,中国A股却在数周之内由牛转熊,蒸发财富超过十倍希腊GDP。如今,人们注意力转向A股救市之际,海外人民币汇率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已经起了变化。这意味着什么?
2016年2月23日
热气腾腾的狗屎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讲不清楚,浅层表象却很有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各有各的贪婪和无知,但遭遇危机的每一个国家都没有抵挡住诱惑。
2015年7月6日
英国为何应“圈护”零售银行业?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英国,有些人抱怨将零售银行业“圈护”起来、与其他活动隔离的计划。但“圈护”要求有三大目标,它们的利大于弊。
2015年6月30日
国王爱银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在民粹主义的民主制度下,政府更鼓励民众借钱买房置业,不用担心贫富差距扩大,就可轻松地制造皆大欢喜的假象。但这样做就要干预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2015年6月23日
金融世界过度膨胀的先兆
FT专栏作家邰蒂:美国企业跨越了一座里程碑:美国国内并购交易价值在今年5月达到2430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但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对此的解读并不一致。
2015年6月9日
德银两名联席CEO将离任
贾恩和菲辰离任后,瑞银前首席财务官克莱恩将成德银唯一掌门人
2015年6月8日
与伯南克探讨美国危机之源
北京大学卢锋、张杰平:伯南克中国行不忘大萧条,本次金融危机根源何在,美国做错了什么?全面理解金融危机,不得不谈美国世纪初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
2015年6月4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1月1日
2.
“报考斗士”张雪峰和他的“教辅生意经”
3.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李在明仍在中美间平衡
4.
十五五规划、产业政策和国际竞争
5.
德国害怕失去存在感
6.
从郑智化“连滚带爬”登机看民航困局
7.
美国政府推动全球更广泛采用美元
8.
印尼与中国就73亿美元高铁项目进行债务重组谈判
9.
全球中产为何下沉
10.
评价《澎湖海战》,关键在于人民史观
|‹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