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7.17,"text":"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突袭伊朗,两国不宣而战。国际油价大涨创新高,当天WTI、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分别为72.98美元/桶、74.23美元/桶,分别涨7.26%、涨7.02%。21日晚,美国袭击3处伊朗核设施,战争进一步升级。回顾十天战况,以色列战术完胜、战略难胜;长远观察,国内外压力累积,量变引起质变,内塔尼亚胡未必能全身而退。"}],[{"start":42.32,"text":"战术完胜"}],[{"start":43.47,"text":"以军抓住突袭的最佳时机。伊朗的“抵抗轴心”盟友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接二连三被打残或垮台,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急剧萎缩,处于战略防守阶段。相比拜登,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明显更亲以色列、反伊朗,支持以色列动武甚至亲自下场,逼迫伊朗在核谈判中作出更多让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6月12日在维也纳通过美、英、法、德提交的决议,认定伊朗未履行核不扩散义务,虽然不足以成为开战的理由,却也绝非巧合,客观上为以色列开战提供助攻。美国和伊朗4月12日就伊核问题开启间接谈判,特朗普曾明确预设“两个月必须达成协议”的期限,6月13日以色列开战,恰好是满两个月后的第一天。"}],[{"start":94.72999999999999,"text":"削弱伊朗核计划和核能力。伊朗如拥有核武器,是美国和以色列都不能容忍的“红线”。以军的首要目标是摧毁伊朗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布什尔等地受到密集袭击,大量金属铀制造、铀浓缩再转换、实验室等核设施被摧毁。伊朗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核计划,至少推迟五年。庆幸的是,伊朗受袭核设施常有爆炸和火灾,目前暂未发现核泄漏、核污染,中东国家都提心吊胆引发特大次生灾难。"}],[{"start":129.2,"text":"阻止美伊近期达成核协议。伊朗反复向美国和世界表明,无意拥有核武器,同时坚定维护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美、伊原定6月15日在安曼就伊核问题举行第六轮会谈,以色列担忧两国达成协议,关系迅速缓和,所以不惜代价在会谈前两天发动战争,逼迫伊朗强硬报复,中断核谈判,当然也不会有核协议;同时“绑架”美国恶化与伊朗关系,服务于以色列利益。"}],[{"start":158.63,"text":"摩萨德渗透登峰造极。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提前数月将无人机、炸药、导弹和其他武器偷运进伊朗,还在德黑兰附近建设起一个无人机基地,开战后顺利袭击伊朗紧缺的导弹发射车、瘫痪防空系统、为精确制导武器导航,专业和高效堪称各国情报机构的典范。开战四天,伊军死亡的将军逾20名,包括总参谋长、革命卫队总司令、多个兵种司令等,还有逾10名核科学家死亡,显然以军提前掌握这些要人的精准位置信息,摩萨德功不可没。"}],[{"start":194.16,"text":"战略难胜"}],[{"start":195.35999999999999,"text":"难以颠覆伊朗政权。以色列占据明显的空中优势,战况和战果也明显有利,防长卡茨6月20日公开声称,已指示以军加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政权象征”的攻击。内塔尼亚胡13日晚发表演讲,公开煽动伊朗民众颠覆政权,“为自己的自由站起来”,美化以军袭击“为你们争取自由扫清道路“,未必有奇效。伊朗面积、人口分别约为以色列的66倍(按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计算)、9倍,且两国不接壤,只靠空袭和导弹,远不足以打垮地区大国伊朗。反而激发伊朗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义愤,与政府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入侵。13日白天,数百万伊朗民众涌上各地街头示威游行,要求伊朗政府惩罚以色列。以色列多年来企图推翻伊朗政权、构建一个没有伊朗伊斯兰政权的中东地区新秩序,难度极大。美国防长赫格塞斯22日在记者会上明确,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不是、也从不寻求政权更迭。”"}],[{"start":265.13,"text":"美国被拖下水但无意久战。福尔多核燃料浓缩工厂是伊朗主要生产高浓缩铀的核设施,建在山体深处,以军缺乏攻击手段,只有美国用B-2或B-52战略轰炸机投掷约13.6吨的GBU-57巨型钻地炸弹(MOP)才有可能摧毁。美国“Axios新闻网” 14日报道称,以色列在过去48小时内要求特朗普政府加入与伊朗的战争,摧毁其核计划,被美国拒绝;特朗普17日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帖,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19日又发表声明说:“将在未来两周内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批准美军21日以12枚MOP、2枚MOP、24战斧导弹分别袭击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这表明特朗普对伊朗越来越强硬,从以色列开战后1至3天的明确撇清关系、拒绝直接参战,到开战后4至6天的故意摇摆、极限施压,再到开战后第7天终于自己直接参战;但不表明美国会派出地面部队,反证美军袭击是希望速战速决,逼迫伊朗尽快投降、放弃民用核计划,彻底解决伊核问题。"}],[{"start":333.13,"text":"伊朗未必与美国永远死敌。美联社15日报道,据美国官员透露,以色列近期向特朗普政府通报,制定了刺杀哈梅内伊的计划,特朗普反对。伊朗尽管公开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袭击伊朗,但报复对象相当克制,仅局限于以色列目标。美军袭击后,伊朗报复袭击美在海湾军事基地(首选伊拉克)是标配选项,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力度过猛,误伤一批中东国家石油出口。如果伊朗政权(而非国家)的生存压力过大,会向美国示弱,尽快达成核协议,交换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停火、美国取消所有制裁,那么美伊关系有望迅速解冻。"}],[{"start":376.17,"text":"以色列安全环境未有根本性改善。3月25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在国会作证时确认,美国情报机构评估后认为,“伊朗没有制造核武器。”IAEA报告显示,伊朗持有的60%丰度浓缩铀总量已达128.3公斤,理论上可在两周内提纯至90%的武器级浓度,足以制造3枚核弹。以色列情报评估更严重,称“伊朗已具备生产15枚核弹的能力”,正接近“无法回头的临界点”;内塔尼亚胡表态最夸张,13日开战后声称,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仅有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为发动侵略战争而狡辩的关键理由。即使哈梅内伊遇刺、或伊朗什叶派政权垮台,接任执政者亲美不难、亲以极难,伊拉克、利比亚政权更替后有先例,中东国家仍然普遍敌视以色列。此次以色列“先发制人”打击,伊朗损失惨重,未来十年必然加强战备,加速军事现代化。不排除痛下决心,加速秘密研制核武器,一劳永逸解决美、以的巨大威胁。"}],[{"start":445.57000000000005,"text":"内塔尼亚胡内忧外患"}],[{"start":448.16,"text":"内部政治斗争累积。2024年6月9日,属于中左翼的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退出战时内阁,批评内塔尼亚胡领导了一个“糟糕的政府”,呼吁提前举行议会选举。2025年6月15日,在以哈停火谈判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局长巴尔,因与内塔尼亚胡政见不一,开战后两天仍然按原计划辞职,与内塔尼亚胡划清界线。前防长加兰特在右翼利库德集团的威望不断上升,对内塔尼亚胡的权力和地位构成最大威胁,两人长期不和。2023年3月26日,内塔尼亚胡突然解除其防长职务,迫于党内外强大的反对压力,4月10日被迫恢复其职务。2024年11月5日,再次解除加兰特防长职务,两天后由长期政治盟友、无军事指挥经历的时任外长卡茨接任防长,便于国防部完全服从内塔尼亚胡对加沙、伊朗升级战争的狂热构想。以色列不同政治势力在达成加沙协议、免除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兵役等一系列问题上尖锐对立,已引发政局和社会的动荡。"}],[{"start":517.78,"text":"西方阵营分裂加剧。加沙平民面临食品、水和药品的严重短缺,美国麻木不仁,6月4日第N次动用否决权庇护以色列,尽管其余14国(包括英、法、韩、丹麦、希腊、斯洛文尼亚等美国盟国)都赞成,安理会仍然未能通过加沙永久停火、解除限制援助物资进入的决议草案。6月10日,英、加、挪、澳、新联合制裁以色列极右翼的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指控两人多次在约旦河西岸煽动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为,冻结资产、禁止入境。美国依然是非不分力挺以色列,国务卿鲁比奥迅速发表声明,谴责5个盟国对两名以色列部长的制裁。这凸显了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与多数盟国存在分歧,以伊战争持续和美国参战,尤其伊朗受袭核设施发生核泄漏和核污染后,西方分歧将进一步扩大。"}],[{"start":575.1,"text":"国际社会谴责和反感增多。按照内塔尼亚胡和防长卡茨的命令,以军3月18日推翻1月15日达成的停火协议,对加沙地带恢复猛烈空袭,当天造成310人死亡,包括妇女和儿童。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截至6月22日,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55959人死亡、131242人受伤。6月12日,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以149国支持、12国反对、19国弃权的压倒性多数,再次通过被美国4日一票否决的安理会决议草案,要求在加沙立即、无条件且持久地实现停火。在联合国官网“安全理事会”专栏,列举了1946年以来从未当选安理会成员国的59国,几乎都是小国、穷国,发达国家唯有以色列一个。主因是以色列在中东尤其巴勒斯坦霸道残忍,绝无可能在联大获得三分之二绝对多数的支持票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这足以说明国际社会的主流立场。"}],[{"start":643.74,"text":"或被追究刑事责任。以色列议会总数120个席位,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执政联盟目前有64席,一旦战争结束后大选,很难再保住微弱过半数。他的旧账、新账将被司法机构和政敌一并清算,失去总理宝座是最轻惩罚。战前他受到腐败、欺诈等刑事犯罪控,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恐怖袭击后,他及其安全团队饱受渎职的指控,他还可能被国际刑事法院追究战争罪、侵略罪、危害人类罪、种族灭绝罪等刑事责任。由此判断,内塔尼亚胡不断升级中东战争,也有自保的隐藏动机,中国的《三十六计》称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一个打击宿敌伊朗的战时总理,有助于获得反对党、国内民意的更多支持。"}],[{"start":695.35,"text":"(注:作者为独立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0666657_5187.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