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键矿物“去中国化”进程或将提速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采矿业

全球关键矿物“去中国化”进程或将提速

裘菊:世界“关键矿物”供应链格局将在未来5-10年发生重大改变。欧美国家加速推进“关键矿物”国家安全战略,将动摇和削弱中国影响力。
00:00

{"text":[[{"start":7.63,"text":"本轮稀土禁运极大提升了发达国家减少中国依赖的紧迫性,预计中国以外地区“关键矿物”加工能力将在未来5-10年出现显著增长,全球“关键矿物”产业链的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start":21.95,"text":"特朗普4月2日的“解放日”关税掀起全球贸易争端,中国不得已祭出了重稀土元素禁运的“王牌”。重稀土元素是制造电动汽车和高科技武器所需的高性能磁铁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国在其分离、加工以及下游制造环节占有几乎绝对垄断地位。目前稀土出口限制已造成欧、美、日部分汽车产品停产,并影响其国防装备制造。目前,中美角力的焦点已不再是关税额度的高低,而是“稀土”和“芯片”供应的博弈。随着90天关税暂缓期限将至,世界围观“中美谁先眨眼”的戏剧场面很可能会再次上演。"}],[{"start":63.739999999999995,"text":"事实上,不仅是稀土,以稀土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矿物”已成为继化石能源之后各国最核心的战略资源。简单来说,“关键矿物”是指在高科技、能源、国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典型如锂、钴、镍、石墨和稀土。虽然这些矿物多数并不稀缺,但由于经历了30多年全球一体化,其开采和加工转移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主要是中国)。核心战略资源高度依赖于中国,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显然不能视而不见,加上近年来逆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升,“关键矿物”的战略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start":107.27,"text":"“关键矿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中,美国的研究者基于经济重要性和供应链风险两个维度,对关键矿物的范畴进行了界定。但发达经济体真正开始重视“关键矿物”安全始于2010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禁运,进一步开始通过国家战略积极布局则是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全球供应链中断之后。短短几年间,“关键矿物”供应链上游已经实现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中国在矿物原料开采的市场份额出现持续下降。尽管如此,全世界开采的矿物大多仍需要运到中国进行加工处理,规模经济、成本优势和30多年工业实践建立起的专业技术门槛,使得中国在中游加工冶炼和制造环节变得不可替代。2024年,全球60%的锂、75%的钴、90%以上的石墨和稀土加工均在中国完成。"}],[{"start":165.41,"text":"一般认为,西方国家要摆脱对中国矿物加工产业链的依赖需要10-15年,甚至“一代人”的时间。但随着本轮稀土禁运后各国加速布局,密集启动“关键矿物”项目,这一预测显然值得重新审视。"}],[{"start":181.44,"text":"一、全球“关键矿物”储量结构持续变化"}],[{"start":185.59,"text":"技术进步加上投资快速增长,全球“关键矿物”资源储量近年来持续扩张。以稀土为例,2019至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由9千万吨增长至1.2亿吨,中国储量占比从48%下降至37%,同期越南占比从不到4%跃升至18%,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的储量均有较大增长。2025年4月路透社报道哈萨克斯坦新发现了2000万吨的稀土储量,中国储量占比将进一步下降至30%左右。虽然中国企业已经建立起全球范围开拓矿源的实力,但鉴于海外开矿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本土储量占比下降仍然意味着资源控制力的减弱。"}],[{"start":230.67000000000002,"text":"二、新兴开采量快速增长,深海勘探将贡献最大变数"}],[{"start":236.61,"text":"国际能源组织(IEA)数据显示,全球矿物开采自2020年起加快,增长最快的是锂、镍、钴、石墨等电池用矿物和稀土元素矿物。2021至2024,锂的开采量增长了34%,稀土增长了10%。除中国以外,印尼、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非洲国家成为开采增长的主要贡献地。据IEA预测,到2030年,澳大利亚稀土开采量占比将达到20%,届时中国的占比将从现阶段的70%下降到50%。"}],[{"start":270.69,"text":"未来几年中,一些国家仍具巨大的开采潜力。例如,巴西拥有近20%的全球稀土储量,但开采量仅贡献了全球0.005%。巴西总统卢拉近日表示将简化开发许可手续,着力建设巴西成为稀土大国。目前,巴西已经在推进的稀土项目达27个。"}],[{"start":293.34,"text":"美国和欧洲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停滞的开采活动日前已陆续重启。与此同时,欧美国家还借助自身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通过直接投资、债务融资和矿产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开拓矿源,致力于在2030年之前大幅度降低对中国的依赖。"}],[{"start":313.42999999999995,"text":"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加快发展深海金属矿藏勘探和开采。这一指令打破了国际社会对深海资源开发的谨慎平衡,将加快深海矿藏的商业化开发。而事实上,日本已宣布在2026年1月试采南岛海域海平面下5500米处的泥土,用于提炼稀土,如果进展顺利,将成为世界首例。深海资源的开发无疑将极大改变“关键矿物”的地缘结构,很可能成为未来“关键矿物”大国博弈的最大变数。"}],[{"start":348.30999999999995,"text":"三、中国以外“关键矿物”中游加工环节出现技术突破"}],[{"start":353.86999999999995,"text":"中国以外矿产加工的技术突破也在进行中。今年5月,澳大利亚的莱纳斯(Lynas)公司在其马来西亚工厂成功分离出了重稀土,是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首次。美国的MP材料公司是中国以外第一家拥有从矿石到磁铁完整产业链的公司,正在美国国防部的支持下,在德克萨斯洲建设重稀土分离设备。此外,加拿大于2024年9月建成的稀土加工处理中心,已可满足每年50万辆电动汽车金属部件的需求。"}],[{"start":386.68999999999994,"text":"总体上,这些项目的产能规模仍远远小于中国。莱纳斯的马来西亚工厂预计将每年生产2500-3000吨的重稀土,MP材料的预计产能也是千吨级别,相较于中国27万吨的稀土产量差距巨大。但应当看到,这些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政策支持下有潜力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大。此外,印尼、巴西、智力和欧盟国家也在加快提升本土矿物加工能力。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在2030年之前本土加工能力从7%大幅提升至40%。"}],[{"start":424.5899999999999,"text":"不容忽视的是,世界范围关键矿物供应“去中国化”正在形成合力。成立于2022年的“矿产安全合作伙伴关系”(MSP),成员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韩国等14个国家和欧盟,目前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国际影响力。根据2024年9月的统计,MSP框架下在推行的项目有32个,其中近一半涉及中游加工环节,项目遍布非洲、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除了政府投资,还吸引了超过千亿美元的私人资本。其中的一些项目将不可避免对特定矿物未来几年的市场格局形成冲击。"}],[{"start":464.0199999999999,"text":"四、法律和监管障碍显著降低"}],[{"start":467.36999999999995,"text":"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法律和监管门槛是提升本土矿物开采加工能力主要瓶颈。由于环境、社会影响评估流程严格、审批程序复杂,欧美国家矿产项目的审批许可时间甚至可以长达8-10年,如果存在公众抵制或面临法律诉讼,则需要等待更漫长的时间。但这一情况将大幅度改善,主要经济体都在为矿产项目大开绿灯。"}],[{"start":494.63999999999993,"text":"美国的关键矿物战略得到两党支持。特朗普3月签署“立即采取措施提高美国矿产产量”行政命令,将关键矿物生产纳入到国家安全紧急事务范畴,在《国防产品法》的框架下调动资源,允许联邦土地的优先使用,并大大压缩审批时间。欧盟的《关键矿物法案》将采矿许可审批时间限制在27个月以内,加工项目许可限定在15个月以内。这些措施将大幅度降低矿产项目在欧美启动的法律和监管障碍,缩短项目启动时间。"}],[{"start":529.4699999999999,"text":"综上,就“关键矿物”上游而言,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持续下降,中下游中国虽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欧美国家加速推进“关键矿物”国家安全战略,将不可避免动摇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欧盟将2030年作为一个大幅降低对中国“关键矿物”依赖的时间节点。但无论是从国家动员力、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及更为务实的政策取向来看,美国很可能会比欧盟更快实现这一目标。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关键矿物”供应链格局将在未来5-10年内发生重大改变。对于中国而言,稀土禁运是对抗特朗普关税打压的重要武器,但其副作用是逼迫欧美国家“去中国化”提速。这一情况下,中国需未雨绸缪,提早做出未来应变的战略准备。"}],[{"start":579.56,"text":"(注:作者裘菊是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1521634_2824.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稳定币是如何从小众产品变成普遍战略的?

这种因由美元等现实资产支持而被称为“稳定”的数字货币,已成为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项目,也成为企业董事会的热议话题。

工党因福利改革失败内讧

斯塔默放弃了福利改革,这引发了议会内外对斯塔默及其盟友政治判断的怀疑。

美国调低期望寻求达成更有限的贸易协议

总统暂停征收对等关税的90天将于7月9日到期。

美国能源集团斥巨资建造发电厂为数据中心供电

资本支出的增加引发了消费者对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

特朗普的威胁促使加拿大加快破除国内贸易壁垒

特朗普关税威胁让加拿大政府有了动力去取消配额、税收以及相互矛盾的标准,削弱内部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俄罗斯在一夜之间共发射537件空中武器,以及60枚各型导弹。泽连斯基呼吁西方在防御系统方面提供更多帮助。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