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慌”中的日本股市利好信号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观点 日本经济

“熊慌”中的日本股市利好信号

尽管人口老龄化加剧,日本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工业实力。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套采用最新人工智能(AI)熊脸识别技术的报警系统,日本的大和通信(Daiwa Tsushin)正好有合适的产品。并且,根据你的风险偏好,它或许也适合纳入你的投资组合。

这款名为Face Bear的系统,以日本本土熊类的5万张照片和视频为训练数据,并配备专用服务器。它能够在识别出熊时触发防熊警报,并通过智能手机向房主发出警示,提醒可能发生的“爪击横行”;与此同时,它会完全忽略温顺的野生动物。

这是一款诞生于不安与启示交织时代的产品。日本的熊群正胆大妄为地逼近人类瑟缩的城镇,迫使这个国家不得不思考全球变暖、人口结构以及产业政策。

今年4月至7月底,日本发生了近乎创纪录的55起熊袭击人类事件,熊的目击次数比往常多出数千起,媒体也对这场“熊祸”进行了密集报道。期间出现了可怖的撕咬事件,造成3人死亡,并促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法律修订,以加快对致命武力的授权,熊群已侵扰了学校运动会、高尔夫锦标赛、商业街区、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和新干线铁轨。

非官方民调显示公众意见分裂。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一名52岁的北海道送报工人惨遭熊袭致死,当地政府接到了上百个公众电话:许多人恳求对熊网开一面,另一些人则坚持要求护林员“把它们全打死”。

最清晰的信号其实令人震惊。专家解释称,日本近年来熊袭事件上升的原因,首先与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雨季缩短、极端洪灾频发以及不断刷新纪录的热浪,这些都破坏了熊的天然食物供给。坚果和其他高营养植物的产量减少,水果过早成熟,导致熊在进食周期中“错过窗口”,而城镇美食的气味又把饥饿的熊引向人类聚居地。

第二种解释同样令老龄化、人口萎缩的日本感到沮丧:熊之所以将活动范围扩大到曾经无可争辩的人类领地,是因为它们受到的阻碍变少了。持枪护林员数量锐减且日趋老龄化。随着年轻人迁往城市、老年人相继去世,乡村村落愈发接近空置。

日本熊群的总量估计仍不精确,但国内媒体引用的数据约为棕熊1.2万只、黑熊4.4万只。棕熊数量稳步上升,黑熊数量据称在过去12年间翻了两倍。与此同时,日本人口在同一时期减少了500万。若从象征意义解读,这无疑是一幅令人沮丧的画面:年迈体弱的守成者对阵边境上旺盛贪婪的动物精神。

但这种图景淡化了日本作为工业强国依然强大的根本,以及放弃这一点所带来的风险。今年早些时候,随着第一批“熊袭击”报道开始激增,投资者开始筛查东京各类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948家公司,寻找哪些股票可能从“熊慌”中获利。。

初步筛选中有十余家公司可能在这一狭窄主题上获得可观收益,其中许多依赖鲜为人知的子公司。这一篮子里包括像前田工繊(Maeda Kosen)这样的企业,专门制造配备传感器的电力围栏;还有积水树脂(Sekisui Jushi),生产防护农作物免遭大型动物破坏的设备。日本最大的猎枪制造商美陆(Miroku)的相关性显而易见;但小田急电铁(Odakyu Electric Railway)的关联则不太直观——其子公司“Hunter Bank”是一个在线平台,撮合受过训练的猎熊人和有熊患困扰的林业工人。

即便在人口结构退缩的背景下,日本,以及其庞大的上市公司群体,仍是一个全功能的工业经济体。多年来,这种产业多样性以及被认为“过剩”的冷门、非核心——往往无利润——子公司,一直遭到投资者和力图提升市场吸引力的政府在理念上的抨击。精简的进程已经在推进,但日本应谨慎,不要过度削减多样性。

正是这种“多多益善”的工业本能,让大和通信这家以安防摄像头为主的企业,进入了AI熊脸识别这一赛道。遗憾的是,该公司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下跌27%。一次次被市场“熊”无情撕咬。

leo.lewis@ft.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航运公司寻求非中资融资以规避高额美国港口费用

运营商正寻求替代方案,以避免赴美访问可能带来的数百万美元级费用。

在格陵兰掀起波澜的亲特朗普网红

投资者兼俄罗斯问题专家托马斯•丹斯虽无正式职务,但已在岛上成为美国总统的拥护者。

比特币热潮推动新贵挥金豪享奢华旅行

高端私人飞机和邮轮公司接受加密货币支付,抢滩增长型市场。
4小时前

罗尔斯-罗伊斯探索为小型核反应堆业务融资的方案,包括IPO

由英国工程师牵头的财团正与政府进行谈判,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敲定合同。

以色列空袭也门,胡塞总理被炸身亡

伊朗支持的武装分子证实:艾哈迈德•加勒布•拉哈维于周四在萨那的爆炸中身亡。

国家剧院艺术总监茹巴辛姆:如果我不感到害怕,我就没有尽到本职

这位艺术主管谈如何与一个分裂的国家对话、为何将剧院视为“一种激进行动”——以及为何莎士比亚与Stormzy都在她雄心勃勃的首个节目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