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书评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书评
关注
书评:硅谷科技企业的“温室”
FT记者布拉德肖:经过3个月的实地考察,斯特罗斯记录了硅谷孵化器Y Combinator扶持企业创业的全过程。斯特罗斯将他的这本新书命名为《发射台》。
2012年9月28日
介绍我编辑的《中国经济指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邹至庄:作者们在书中表达了各自的见解,我选择作者的标准是他们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2012年6月11日
当你成为作品中的人物
FT专栏作家库柏:出版社在读过我妻子新书的手稿后,提出了一个请求:“扩展一下丈夫的角色,他颇有喜感。”
2012年2月15日
活在社交网络时代
亨利•曼斯:网络中分享的信息量将会每年翻番。如果不对网络科技如何改变消费者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公司将面临“数字达尔文主义”造成的灭绝。
2011年12月23日
书评:《解密中国经济》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林毅夫的《解密中国经济》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局内人”对中国崛起这一重大事件的看法。我发现他的许多观点很有说服力。
2011年12月8日
评村上春树《1Q84》
FT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1Q84年的另一个平行世界并非孤立,而更像是醉鬼眼中观察到的现实世界。
2011年11月18日
书评:冷血的战争故事
FT华盛顿分社社长马利德:切尼自传没有对他任职期间美国政府政策的代价进行反思,他所一味表达的强权思维也早已过时。
2011年9月13日
读基辛格《论中国》
前香港总督彭定康:数十年来,出版商们一直盼望曾帮助世界打开中国大门的基辛格写写中国,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有着独特的发言权。
2011年8月18日
书评:资本主义4.0
卡列茨基笔下的资本主义4.0既摒弃自由放任主义,也否定一切源自有效市场和理性预期的经济模型。它是务实的。事实上,它像极了资本主义2.0。
2016年7月22日
刘香成眼中的中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连清川:刘香成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使他成为中国那个时代最完整、最深刻的记录者。
2011年6月20日
爱的教育为什么要在地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连清川:中国一代一代的人被要求懂得生存之道,读书之道,钢琴之道,奥数之道,可是从来没有被要求懂得爱之道。
2011年5月23日
书评:马多夫的魔法棒
在《骗人的魔法师》一书作者看来,马多夫不是个毫无人性的魔鬼,而是个有着鬼性的人。只要投资者还梦想着无风险的回报,骗子就不会消失。
2011年5月23日
书评:谷歌的雄心
史蒂芬•列维的《走进谷歌》一书,从内部的视角,详实地记述了谷歌最初十来年的历史脉络,对于我们了解谷歌背后的人物是如何运作的,提供了有益的启蒙。
2011年4月22日
《知足经济学》的知足与不足
FT记者克里斯•库克:如果科伊尔撰写《知足经济学》的时间早上一年左右,某个英国政党很可能会在大选造势中将书中要点据为己有。
2011年3月23日
为“血汗工厂”辩护?
《商业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一书谈到,“所谓的血汗工厂,肯定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对于那些缺乏技能的人来说,这些工厂是融入现代经济的一个切入点。
2011年2月25日
美元霸权还能维持多久?
美国学者埃森格林的新书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还是全球主导货币的“称职管理者”吗?如果不是,世界还有哪些选择?
2011年2月1日
书评:《华尔街恶犬》
本书对1933年皮科拉听证的重要性或许有些许拔高,但读者看完此书后可能会发现,如今的调查不过是对皮科拉听证的苍白模仿。
2011年1月19日
评小布什回忆录《决策点》
FT总编辑莱昂内尔•巴贝尔:在书中,布什以不顾文化、种族地推进民主为功绩,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正确方,与林肯、罗斯福等伟大总统平起平坐。
2010年12月13日
霸权轮回:该轮到中国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为何近现代西方一直主导世界,而中国则由强入衰?为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异军突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莫里斯试图重新解答这些至今迷惑世人的问题。
2010年12月3日
一位85后读《活法》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任桑桑:稻盛和夫的话,比“每天都有很多事让我们自杀”的想法更有说服力。但我依旧迷茫,看似机会多,却不知所从。
2010年11月22日
《土街》:一个预言或预演?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土街》是一幅人性恶的核聚变示意图。作者扮演了精神病理学家的角色,他让我们看见什么样的元素碰到一起,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2010年11月18日
英语气数已尽?
濒危语言基金会主席奥斯特勒认为,到2050年前后,世界将不再需要全球性的通用语言,而英语会沦为寻常语言。
2010年11月12日
评布莱尔的《旅程》
布莱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当代政治家,展现给世人命运强者的形象,但他的判断力受到公众的质疑,特别是出兵伊拉克的决定。
2010年9月13日
书评:《亚洲有被美国孤立的危险》
新加坡学者戴尚志在其新书《亚洲有被美国孤立的危险》中全面诠释了亚洲视角。他认为,对于在中国车前灯照射下的亚洲,美国适度介入有好处。
2010年8月27日
上一页
‹‹
1
2
3
4
5
6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