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从根本上扭转了“普惠”金融难做的局面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黄益平:中国数字金融从根本上扭转了“普惠”金融难做的局面

在8月30日下午举行的《2020链接世界-面向全球的金融科技暨COINDESK中文版中国区发布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黄益平先生发表了题为“科技的力量——中国金融业发展新动力”的讲话。

黄益平首先提出,Coindesk中文的发布很可能标志着中国数字金融进入3.0时代,让人们能用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解决信任问题并改善数字资产的发布和交易。他解释道,中国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做的好和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有很大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比非常高,同时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程度比较高。一方面来说,政府对金融体系有很强的控制力保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但同时,在收入水平提高、成本提高的背景下,过去低成本优势基础上的粗放式增长很难持续,导致传统金融体系变不再有效,也预示了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景。

中国数字金融从根本上扭转了“普惠”金融难做的局面,切实帮助到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顶层客户以外的平民大众。这是因为对相对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和企业来说,数字金融可能就是他们唯一能获得的金融服务。同时,在为小微企业或企业、个人做网络贷款方面,数字金融可以提供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方法控制风险,有效解决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对于数字金融的未来,黄益平十分有信心。他认为这个领域会出现“新进展、新发展”。但同时,他承认数字金融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在效率和稳定之间求得平衡,让数字金融做到规范化。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生物计算机是如何“培育”的

澳大利亚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与英国的bit.bio共同打造了CL1,旨在创造“合成生物智能”。

工作中遇到问题?我的聊天机器人会给你发消息

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投诉,意味着人力资源和客户服务部门将面临一种新的无端麻烦。

如何让孩子们重新开始阅读

如今,出于兴趣而阅读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这一趋势带来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我们能否扭转这一局面?

市值100亿美元的英国能源挑战者普拉克斯集团如何走向瓦解

林赛炼油厂所有者的倒闭是一个警示故事,说明一家缺乏足够财力来管理其庞大业务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与特朗普通话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创纪录空袭

美国停止交付关键拦截器后,克里姆林宫派出500多架伊朗设计的无人机。

印度证监会暂时禁止Jane Street交易证券

该监管机构指责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交易公司实施了操纵衍生品市场的“险恶计划”。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