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对话:这家跨国金融机构中国CEO 和四川果农聊了聊猕猴桃产业那些事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跨界对话:这家跨国金融机构中国CEO 和四川果农聊了聊猕猴桃产业那些事

蒙顶山距离成都127.7公里,位处“地球神奇圈”北纬30度,多雨温润的气候结合绝佳的土壤环境,孕育出了蒙顶山特产的红心猕猴桃。

但这份香甜却来之不易,红心猕猴桃生长于700-1200米海拔的种植园中,不仅需要全人工在陡峭的斜坡上进行采摘,还需依靠人力将果子背下山。

对于当地的果农来说,困难不止于此,他们长期面临着“种植难,销路难,失败多”等很多问题。

蒙顶山猕猴桃首次“触网” 迎来销售奇迹

今年四月,在细雨绵绵的蒙顶山中,摩根大通中国区CEO 梁治文和当地第一家专业猕猴桃合作社的理事长李世忠聊了聊猕猴桃是如何成为了“全村人的希望”,过去几年里,摩根大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支持的产业电商扶贫项目善品公社又是如何帮助果农解决难题,实现了增产增收的。

早在几年前,善品公社项目便引入了电商资源尝试为果农们解决“销路难”的问题,那次经历给李世忠本人带来了不小的理念冲击。

“我当时心头总有一种顾虑,搞什么电商推广,我拿3-5万斤果子到网上卖,要卖到猴年马月?”李世忠回忆道。

然而随着网络推广的开展,1万斤蒙顶山猕猴桃在一个晚上瞬间销售一空。

第一次“触网”的销售奇迹成了李世忠和当地果农拥抱互联网和电商的契机。除了打开市场渠道外,通过电商,市场和消费者还开始倒逼当地果农在猕猴桃品控方面不断做出改进。

2016年起,善品公社协助李世忠把合作社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从根源上推广和实施更规范、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据他介绍,2017年至今,合作社每年采收80至100万斤的猕猴桃,按照6元-6.5元一斤的均价,总金额约50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打消了李世忠最初的重重疑虑,后来他把善品公社称为“导师”。

这正是摩根大通多年以来在华所秉持的公益理念的一个缩影——期望通过支持创新、可复制及可持续的公益项目模式,助力改善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实现社会和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摩根大通从2015年起开始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雅安试点开展善品公社项目,希望通过帮助低收入农户提升产品质量并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增加收入。合作双方很欣慰地见证了项目的成长,看到它从2015年的一个省一个县的一个合作社发展到包括陕西、云南和内蒙古等在内的19省89县(区)的100个项目合作社,覆盖农户数超过36000户,这些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2021年4月,摩根大通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项目的基础上聚焦乡村人才培养,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启动“百年百县” —— 乡村产业与人才发展计划,支持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的建立与发展,鼓励培育优秀农民合作社人才,发展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发展的益处,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致力于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所需的知识、人才和社会资源,以带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增收机会,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

扎根中国100周年 摩根大通回馈所在社区

帮助更多人受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是摩根大通企业责任的核心目标。过去三年里,摩根大通在华支持的慈善项目累计令24个省市自治区的超过26万人受益。在中国,摩根大通资助了一系列公益项目,主要聚焦于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协助小企业发展,从而为年轻人及弱势群体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多方面多角度地支持中国的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

除了善品公社项目,摩根大通从2016年开始支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赢未来”项目,旨在促进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迄今已经惠及3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21万名学生。

2019年,摩根大通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合作启动“乡村女性经济赋能计划”,截止到2020年底,共计1900多名来自甘肃、安徽、四川、湖北和贵州五个省份的乡村女性参加了该项目并从中受益。除了接受了电商就创业能力培训、半年期创业陪伴成长等,学员们还与来自摩根大通的员工志愿者互动,参与了家庭金融素养相关的培训项目。

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推进“乡村女性经济赋能计划”二期项目的落地,在一期项目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未来三年,项目将对6300名来自七个省份的乡村女性开展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电商就创业赋能培训和资源对接。

“今年恰逢摩根大通在华展业100周年,在这特别的时刻,我们将用实际行动继续回馈我们所在的社区。” 梁治文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生物计算机是如何“培育”的

澳大利亚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与英国的bit.bio共同打造了CL1,旨在创造“合成生物智能”。

工作中遇到问题?我的聊天机器人会给你发消息

大量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投诉,意味着人力资源和客户服务部门将面临一种新的无端麻烦。

如何让孩子们重新开始阅读

如今,出于兴趣而阅读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少,这一趋势带来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我们能否扭转这一局面?

市值100亿美元的英国能源挑战者普拉克斯集团如何走向瓦解

林赛炼油厂所有者的倒闭是一个警示故事,说明一家缺乏足够财力来管理其庞大业务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与特朗普通话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创纪录空袭

美国停止交付关键拦截器后,克里姆林宫派出500多架伊朗设计的无人机。

印度证监会暂时禁止Jane Street交易证券

该监管机构指责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交易公司实施了操纵衍生品市场的“险恶计划”。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