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的误判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明显的误判

点评机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BFRC)

点评人员:连 平(首席经济学家) 许文兵(高级研究员)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2日宣布下调中国政府及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我们认为这是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误判。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仍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虽然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了的趋势,但仍将保持继续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一增长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同时,这种放缓是为了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更长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是在有序、可控前提下的调整,而非经济发展的失速。

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较强。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且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负债水平相对较低,完全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从外汇储备的情况看,即使短期内减少较快,但总量仍居世界首位。由于未来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继续大幅贬值的基础,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的空间也较为有限。这些因素都将为中国经济的稳定提供强力的支撑。

中国的整体风险状况稳定可控。在地方政府预算体制改革和存量债务置换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情况更为透明,未来的财务压力也明显下降,存量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释放。虽然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增长较快,但行业不良率仍远低于2%,且3%以上的拨贷比为银行应对潜在风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此测算即使银行体系的不良率上升到4-5%的水平,中国银行业也有充足的财务资源加以应对。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余地仍然较大。货币政策方面,中国的存款准备金仍处于历史次高位,有足够的调整空间来对冲资金流出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中国的利率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也是相对较高的,如进行调整也能发挥巨大的政策效果。而财政政策方面,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对经济的企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可操作的空间依然很大。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稳健运行的态势,短期的波动并不足以引起整体信用状况的变化,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的做法似有罔顾事实的嫌疑,值得商榷。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撰写发布。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交通银行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预测。该观点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可能会发布与本报告观点和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新的“伦敦金融城”:伦敦IPO寒冬如何迫使城中银行家转型

公开上市的匮乏正迫使投资银行拓宽视野。

Lex专栏:新一代智能眼镜颜值更高

如今,智能眼镜不仅价格大幅走低,而且也能戴出时尚感。

日本升级防空洞,为百年办公家具供应商带来新机遇

地区紧张局势升温,为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

一周展望:英国通胀反弹有多令人担忧?

《市场前瞻》是英国《金融时报》对下周动向的指南。

为何我们对美的理解如此偏差?

它充满主观性、难以预测、变化多端——但我们却假装它遵循某种简单公式。

吉姆•桑博恩有一个秘密

中央情报局“克里普托斯”的雕塑家守护其最后一段密码已数十年——当他不在了,会发生什么?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