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通胀

“四速世界”风险加大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达杜什和纳伊姆:在一个世界、四种速度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必须负起调整责任,而第一步是恢复财政政策的理性。
2011年5月16日

巴菲特为何害怕通胀?

投行人士张化桥:大家对通胀下的股市有一个错觉,以为股票代表的价值会随着通胀水涨船高。但巴菲特说,股票也是债券,通胀在打击债市的同时也会打击股市。
2011年5月14日

投资者担忧中国经济前景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通胀居高不下,而增长放缓
2011年5月12日

中国艰难的抗通胀之战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美国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通胀是中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但北京遏制通胀的政策措施,并没有体现领导人言论所暗示的那种生死攸关的迫切。
2011年5月12日

中俄限制燃料出口

此类措施有助于压低国内燃料价格,但也让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2011年5月11日

中国4月通胀居高不下

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5.3%,超过大部分预测,且远远高过中国政府设定的4%的全年目标
2011年5月11日

宏观调控绝不是微观控制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聂日明:不厘清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就永远会出现“调控向左,市场向右”的乱局,就永远会存在“打着调控谋私利”的猫腻。
2011年5月6日

中国经济:拐点即将到来

中国经济曾被形容为骑在自行车上的大象——只要还在前进就没有问题,但一旦减速后果就不堪设想。面对人口结构拐点的中国,很可能打赢抗击通胀之战,但下一阶段将棘手得多。
2011年5月6日

Lex专栏:“一字千金”的特里谢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月度会议上没有说出“高度警戒”四个字,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2%。小事反映了大问题:市场过于相信通胀压力会迫使各国央行加息。
2011年5月6日

印度加息50基点

此举意在遏制高涨的通胀,但一年时间里九次加息,沉重打击了印度制造业。
2011年5月4日

伯南克:美联储将对通胀保持警惕

美联储主席在他的首场记者招待会上还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乃至全球利益
2011年4月28日

美国服装零售商酝酿涨价

棉价走高和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是迫使美国零售商涨价的原因。
2011年4月27日

中国股市或成通胀牺牲品

投行人士张化桥:我敢预言,未来十年中国上市企业市盈率下移的推动力,会是过去十年建立起来的货币供应量的高台阶,以及未来的信贷控制。
2011年4月29日

过紧的货币政策危害更大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中国央行紧缩举措频频出手,但过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源于央行对通胀成因的误读,由此造成的金融市场扭曲对民营经济伤害甚大,可能危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大计。
2011年4月19日

广东推广平价商店

今年中国广东省已有40家平价商店开业,通过政府补贴和直接从农户采购,来确保菜价低廉。但有人认为,政府补贴扭曲市场经济,单靠平价商店也无法扭转通胀趋势。
2011年4月19日

中国加薪与全球通胀

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的份额从1982年的1.1%,升至去年年底的10%以上。目前中国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数量正不断减少,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指标势将受到中国工资成本上涨的影响。
2011年4月18日

通胀压力迫使新兴市场改弦易辙

新兴经济体正纷纷放宽早前出台的抑制本币升值的措施。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加剧,官员们现在认为,为了缓解通胀压力,不妨允许本币升值。
2011年4月18日

严峻的输入性通胀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三月,中国大宗商品贸易逆差的大规模增长,到底是由于中国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还是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呢?
2011年4月18日

中国再升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周日宣布,从4月21日起,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50个基点,至20.5%。这是今年以来中国第四次运用这项工具收紧流动性。尽管多次采取措施应对通胀,今年3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升至5.4%,为近3年来最高。
2011年4月18日

通胀趋缓为中国股市打气

到目前为止,上海股市是亚洲地区今年表现最好的股市之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相信,中国政府已经赢得、或即将赢得抗击通胀的战斗。
2011年4月15日

北京关注中国物价飙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5.4%。近几个月,中国食品价格持续攀升引发政府担忧,但许多经济学家预计,只要人民对政府有信心,供应充分满足实际需求,那么中国就不可能发生恶性通胀。
2011年4月15日

中国一季度GDP增长9.7%

CPI同比上涨5.4%,表明政府就经济降温、抗击通胀的紧缩措施大体上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北京担心这些问题或将影响社会稳定。
2011年4月15日

2011年:伯南克将怎么出牌?

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马金:尽管政界和市场围绕美国通胀的紧张日益加剧,但2010年的教训是,通胀/增长前景可能迅速变化,引发要求更多政策刺激的呼声。
2011年4月14日

“宽财政、紧货币”政策应该调整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海影:“紧货币”并非通货膨胀的对症之药,“宽财政”则并无必要,该政策组合带来财政结构恶化、民营经济受损的代价,有待调整。
2011年4月11日
|‹上一页‹‹1920212223242526272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