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通胀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通胀
关注
Lex专栏:各国为何“淡化”通胀影响?
1月份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通胀达到10%。而在淡化通胀严重性方面,美国、英国和欧元区跟中国如出一辙。
2011年2月16日
中国调整CPI篮子的影响
中国调整通胀数据的权重是否对1月份通胀数据产生了明显影响?经济学家们似乎茫然不知所措。1月份的CPI为4.9%,低于预期水平。
2011年2月16日
中国1月CPI同比增长4.9%
数据高过政府目标,但低于早前预期,很有可能受到了食品价格权重被调低的影响
2011年2月15日
不市场,必两难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有人认为,中国央行错误判断市场。这种评判过于苛刻,短时间内三次加息后,央行正在走向通往正确方向的轨道上。
2011年2月12日
中国经济容易出现泡沫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中国不是一个“泡沫经济体”,但容易出现泡沫。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都将是暂时的,都代表着买入的机会。
2011年3月1日
投资者看好中国抗通胀能力
中国在数月间第三次加息,这次市场波澜不惊。分析师们表示,市场没有恐慌,表明投资者认为中国有能力在不大幅放慢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遏制通胀。
2011年2月11日
中国在鞭炮声中加息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马光远:在兔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生效的加息,无疑具有多层面的警惕意义。本次加息,已经明白无误地宣布,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质上已经进入从紧和加息的周期。
2011年3月1日
Lex专栏:中国加息力度够吗?
对相信中国正经历泡沫的人来说,周二加息25个基点似乎无力得可怜。但中国央行也许相信,目前中国缺乏节制的金融活动的程度并不特别令人担忧。
2011年2月9日
分析:中国央行进退两难
中国周二宣布加息之后,多数经济学家预期,中国央行还会再加息25个基点。但实际上,中国央行对加息的态度颇为矛盾:他们一方面对通货膨胀和楼价飙升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害怕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011年2月9日
中国迫于通胀压力再次加息
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三次加息,表明中国正加大抗击通胀的力度
2011年2月9日
中国加息将如何影响大宗商品?
到本周周末之前,当所有人结束春节长假恢复交易时,大宗商品投资者也许会开始认真思考政府收紧银根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冲击,甚至可能出现抛售。
2011年2月9日
“中国通胀数据相当准确”
瑞银经济学家安德森根据《经济学人》“巨无霸指数”得出这一结论
2011年1月25日
分析:不必担心中国经济
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让许多投资者认为,经济过热正失去控制。但一些分析师在分析数据后认为:未来一年中国将成功抑制信贷和货币增长,压低通胀至可控水平。
2011年1月25日
新数据考验中国政府对策
在中国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之后,各方对于中国经济正出现过热现象的担忧有所加剧。分析师认为,新数据将鼓励中国政府采取更果断的措施对付通胀。
2011年1月21日
兔年中国:经济物价双奔兔?
Lex专栏:从周四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通胀的回落很可能是短暂的,而更反映经济是否过热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放贷金额也在迅猛上升。
2011年1月21日
中国应把控通胀放在第一位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彭星: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表明紧缩货币政策迄今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中国有必要采取更多措施控制通胀。通胀仍是中国经济中的首要风险。
2011年1月21日
中国通胀担忧缓解 推高股市
市场猜测将周四公布的CPI数据将表明中国经济出现降温
2011年1月20日
全球油价与中国食品通胀
FT亚洲版主编皮林: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正在加剧通胀,IMF两位经济学家发现,油价与大米、小麦、土豆和洋葱之间的价格存在紧密关联。
2011年1月17日
什么是中国经济的隐忧?
Arcus Research分析师塔斯克:如果中国重演日本的历史,那么下一阶段将出现劳资冲突和通胀。避免这种后果的最佳途径,是大幅收紧目前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1月14日
韩国加息 打响抗通胀“全面战争”
同时宣布了有关控制食品和基本服务价格的措施
2011年1月14日
Lex专栏:韩国“组合拳”能否见效?
在通胀居高不下之际,韩国的加息举措不过是一次小规模“爆炸”,该国同时还祭出了其他杀伤力较小的“武器”。但这些举措能否见效尚属未知。
2011年1月14日
中国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自1月20日起,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官方准备金率将升至19%,此举旨在遏制通胀
2011年1月14日
新兴市场投资者要紧盯中国
新兴市场面临压制通胀与遏制天量热钱流入的两难局面,究竟是加息还是允许本币升值,答案掌握在中国手中。
2011年1月11日
中国货币紧缩政策将影响全球
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胀危机几乎没有对本国以外地区造成任何影响,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中国现今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
2011年1月10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6月28日
2.
作为保守主义的特朗普主义及其误解
3.
“新消费热”中的冷思考
4.
稳定币:链接现实与数字经济的“桥梁”
5.
稳定币新战场:离岸人民币的全球进击与现实挑战
6.
中国企业利润下降,如何扭转?
7.
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8.
中国悄然扩大稀土和磁体出口管制
9.
高价无人机和日本隐藏的人工智能冠军
10.
对“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传统阶层观对身份重构的本能抗拒
|‹
上一页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