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有数十人与诺奖失之交臂,问题出在哪儿?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日经中文网精选

日本曾有数十人与诺奖失之交臂,问题出在哪儿?

诺贝尔基金会公开的资料显示,过去至少有36名日本研究人员被提名但未获奖。

2023年的诺贝尔奖结果自10月2日起开始公布。最近20年来,日本研究人员相继获奖,而研读诺贝尔基金会的资料可以发现,成为候选人但未能获奖的先辈在3个自然科学奖项上至少有36人。探究失之交臂的背景,日本的课题浮出水面。

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以色列的丹尼尔•谢赫特曼单独获得。获奖成就是发现固体的新状态“准晶体”,一种既不是结晶也不是非晶体的状态。当时,日本东北大学有一位研究人员被评价为“共同获奖也不奇怪”。他叫蔡安邦。

谢赫特曼在1984年发表成果称一种急冷合金中存在准晶体。但状态并不稳定,外界对此持怀疑态度。蔡安邦进一步加以验证,在1987年制造出稳定的准晶体,为争论画上休止符。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日经中文网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成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新兴市场公司在风险溢价降至近20年低点之际,纷纷涌入全球金融市场发债

中国以外新兴市场的银行和公司正在以自2021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发行债券。

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空手而归,引发华盛顿强烈反弹

这是自三年前乌克兰遭到全面入侵以来的首次会议,并引来总统盟友的批评。

投资者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企业举棋不定

谁胜谁负已不再由资本主义的“看不见的手”来裁决。

迷失在翻译中

即便在语言学习应用盛行的时代,学习外语仍大有裨益。

爱尔兰与“英国问题”

如今几乎没人再低估爱尔兰统一的前景。然而,共和国仍很难设想为容纳统一派所需的变革。

中国公司债券获最高信用评级的份额创纪录

北京力图将国内违约降至最低,但对信用质量的担忧仍挥之不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