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未必带动欧洲企业复兴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日经中文网精选

“去中国化”未必带动欧洲企业复兴

欧盟除对中国EV展开调查外,还商讨对中国风力发电涡轮机展开调查。不过,中国企业崛起的背后也存在欧洲企业的自取灭亡……

欧盟(EU)在有助于去碳化的产业领域,开始鲜明地摆出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姿态。作为欧盟执行机构的欧盟委员会商讨针对中国制造的风力发电涡轮机展开调查,以查明补贴支持是否阻碍了欧洲的竞争。

对于欧盟10月4日启动的对中国造纯电动汽车(EV)的调查,中国强烈反对,称“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但仍采取优先保护区域内产业和就业的方针。

“我们的风能产业是欧洲的成功故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如此强调,呼吁风能和纯电动汽车等“清洁技术产业必须是欧洲制造”。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日经中文网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成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新兴市场公司在风险溢价降至近20年低点之际,纷纷涌入全球金融市场发债

中国以外新兴市场的银行和公司正在以自2021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发行债券。

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空手而归,引发华盛顿强烈反弹

这是自三年前乌克兰遭到全面入侵以来的首次会议,并引来总统盟友的批评。

投资者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企业举棋不定

谁胜谁负已不再由资本主义的“看不见的手”来裁决。

迷失在翻译中

即便在语言学习应用盛行的时代,学习外语仍大有裨益。

爱尔兰与“英国问题”

如今几乎没人再低估爱尔兰统一的前景。然而,共和国仍很难设想为容纳统一派所需的变革。

中国公司债券获最高信用评级的份额创纪录

北京力图将国内违约降至最低,但对信用质量的担忧仍挥之不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